主持人与新媒体主播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2023-06-29 11:39:00 - 商讯

吴瑕

作者简介

吴瑕,中国金话筒爱心使者、广东十大金牌节目主持人、广东广播电视台最受观众欢迎节目主持人

【摘要】主持人和主播属不同职业,主持人转型做主播可以通过锻炼跨界转型或者兼职,主播转型做主持人比较困难。主持人的门槛和考核标准高,主播门槛低,随从市场的考核需求。主持人岗位有不可替代性,主播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可能被迭代更替。关于两者的具体区别,我根据实践总结了十三点具体的差异。

【关键词】主播/主持人/新媒体主播/直播带货/传统媒体

主持人与新媒体主播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我是广东卫视主持人,16年从业经验,2020年开始接触新媒体主播工作,抱着学习和探索新知的目的,目前已经直播百余场,在工作实践中,研究主持人与新媒体主播的差异到底在哪里?时间给了我些许答案。

一、主持人与新媒体主播及受众

二者相同点:都是通过大脑思考后结合肢体语言和环境共鸣所产生有组织性和目的性的语言再传播给受众。

实践过程中发现主持人与主播不是同领域的工种。他们的相同与不同点具体是什么呢?

主持人是播音员的观众需求和节目形态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升级,新媒体主播是新媒体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下,线下销售的客户需求的升级,观众和客户不在同一屏幕。一个是传统媒体的大屏幕,一个是新媒体的手机屏幕。观众与客户不相同但本质上客户不分线上线下,由于科技和观众观看习惯的转移,客户和观众重叠了,观众也不分线上线下。客户是主播销售的对象,观众是主持人传达的受众。客户与观众虽然不相同,但画像重合。由于传播的路径不同,所以观众不是客户,客户也不是观众。产生了一些观念的误区,以为主持人就是主播吗?主播就是主持人吗?其实不然,差别很大,不可同日而语。

何为观众?

看电视电影各种表演或者比赛的人,演出结束后报以热烈的掌声。

何为客户?

客户是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中的一类户口,与主户相对而言,泛指非土著的住户。它不是一个统一的阶级或阶层,其中包括有地主、自耕农、城市小商贩、无业游民。

客户或顾客可以指用金钱或某种有价值的物品来换取接受财产、服务、产品或某种创意的自然人或组织,是商业服务或产品的采购者。他们可能是最终的消费者、代理人或供应链内的中间人。

传统观念认为,客户和消费者是同一概念,两者的含义可以不加区分。但是对于企业来讲,客户和消费者应该是加以区分的。客户是针对某一特定细分市场而言的,他们的需求较集中;而消费者是针对个体而言的,他们的需求较分散。在市场学理论中,供应商必须在销售事前了解客户及其市场的供求需要,否则事后的"硬销售"广告,只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现代社会中,"顾客就是上帝"是企业界的流行口号。在客户服务中,有一种说法,"客户永远是对的"。不过各方有不同的演绎,也就是客户二字的不同定义。

客户一词源于称呼习惯。一个顾客是常常光顾某店铺或主户的人,他时常光顾或买东西,与店主或主户维持良好关系。

由于线上直播是从小屏幕传达信息,客户便也成为了观众,也成为了主播传播的对象。客户也可以鼓掌,用点赞或者线上评论送礼物的方式,是一种更直接有商业价值的表达。

科技的发展,大屏幕无法做到实时互动和转化,但小屏幕可以,所以观众才有机会成为客户,主持人若要顺应科技时代的发展,也需要不停学习满足市场和观众的需求,做一个可以随时切换职能的传播者。

二、主持人与新媒体主播的区别

其实,一开始从主持人到主播会有不适应,这就像主持人做播音员或者播音员做主持人一样,传播的内容不同,主持人或播音员的语态、语势、语流都会不一样。如果想适应,反复练习是可以适应解决的。

主持人是指具有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节目的个人,集编辑、记者、播音员于一身。在广播或电视中,出场为听众、观众主持固定节目的人,叫做节目主持人。由固定的真实人物为听众或观众主持固定的节目,叫做主持人节目。

传统意义上的主播是指"主持人型播音员"。

简单理解,播音是在读别人的话;主持是在说自己的话。主播比播音员要多做许多工作,是播音员和主持人的综合体。比如一般的播音员就是按稿件播读即可,而主播则往往需要做策划、编辑、采访、制作、导播、主持等一系列工作。

如今新媒体平台上的主播的工作目的和过程已经全然不同。

1.审核标准不同

主持人需持有资格证上岗,有门槛,新媒体主播不需要,只需要符合平台需求即可,无考核门槛。

2.工作内容不同

主持人工作内容:听从导演指令完成室内或者室外的文案流程安排即可,可以在一定框架内发挥职能属性,做好承上启下或者和嘉宾互动的工作。

主播的工作内容有二:

一是圈粉,在流量为王的线上平台中,粉丝互动和转换已从传统的线下转为线上。主播需要在直播过程中不断地提示观看者加关注,目的明确。

二是成交,传统电视台的主持人是不需要对收视率直接负责的,而新媒体主播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保持一定场观(收视率)热度和成交转换,这是考核主播的一项重要工作指标。

3.工作流程不同

传统电视台主持人工作流程:主持文案阅读一和导演开会确认主题思想一现场彩排一直播录播。

新媒体主播工作流程:确认货盘一直播过程中的引流品、利润品、品宣品一直播一互动一随时调整节奏互动一成交一复盘会议。

4.媒体属性不同

主持人是国家职能部门宣传部属下管控。

主播目前属于野蛮自由式状态,没有形成组织,多以个体呈现。

5.考核标准不同

主持人没有销售业绩,但需要业务能力考核,同时需要全国通用的资质证书才能上岗。

主播没有资质能力考核,一切以市场销售数据为风向标。

6.工资待遇不同

主持人工作稳定,工资标准化。

主播工作不稳定,工资没有标准化。

7.主动性与被动性

主持具有被动性。

主播需具备更多主动性。

8.妆发造型的区别

主持人在做节目前都会提前2小时到节目现场化妆和造型,服装通常都有特定的安排。

主播妆发大部分都是自己解决,再通过直播平台的瘦脸美颜的功能,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费用同样达到出镜的颜值需求。

9.工作时长差异

主持人直播正常是3到5小时,中间有休息换衣服的时间。

新媒体主播直播2小时起步,有些是一天8小时。工作强度比主持人要大很多,通常除了解决生理需求外都需要在线互动。

10.状态区别

避免用播音腔模糊工作和日常生活边界。

学过播音主持专业或者有进行过这方面培训的同学应该都知道什么叫做播音腔,那么你们会把你们的播音腔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吗?其实很多普通人在日常对话中冷不丁地听到旁边有一个字正腔圆的声音出现在非正式场合,都会惊讶一下,然后心里默默腹诽一下为什么人会有播音腔,那么如果你也有日常生活使用播音腔的习惯,日常生活就要注意了。

为什么主持人站在舞台上久而久之也会给人一种"端"着的感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电视台节目的主持人总会有一个特质,就是看起来大气端庄,形象代表着稳重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每个人的外貌不一样,但是总能在身上找到某种特性。

其一,主持人的形象就是代表电视台的形象。

就像是大家都知道央视是官方媒体,主持人的形象更是代表我国的官方形象,所以在选拔主持人这方面大多形象都是端庄大气的,很多主持人都是有这样的特性,比如,董卿、周涛……

其二,气质的文化修养。

主持人一般情况下都富有知识涵养,再加上仪态形象的管理从而让观众对他们都产生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滤镜,而且央视主持的妆容一般都是以简约、典雅为主,所以大家看着都会有身心安定舒适的感觉。

其三,拉近跟观众的距离感。

端庄大气类型的主持人主要是以女主持人为主,而且声音音色清亮,笑容甜美,举止方面也是得体大方、优雅有礼等等,嗓音既高亢激昂,又能极具亲和力、感染力,可以跟观众互动或者是嘉宾互动都能够充分的进行交流,没有违和感,还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感。

但是主播完全不能有播音腔和"端"着的感觉?

没有资质考核的束缚,语言可以更生活自然。音量没有特别需求也可以更轻巧。肢体语言不需要一板一眼可站可坐着可走着。屏幕离受众更近微表情和小动作会更加清晰。

11.工作中遇见的常见问题不同

直播过程中两者都会有突发状况。比如主持人在直播时会遇见突然需要拉时长(切换的机位没到位或者采访嘉宾没就位),这时主持人会根据现场的状况"救场",常见的方法:1.回溯一下之前的重点信息。2.提示一下接下来的亮点环节事件。3.与观众互动等待现场导演的指令。而主播在现场遇见的问题:1.产品链接突然下架。2.被警告有违反广告法的违禁词。3.音响设备故障等不可控的系统技术问题,对应解决问题的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下播重来。

12.工作人员的配置不同

主持人现场导演团队动辄十几甚至百人,分工细致。而主播直播间正常配置小型的只需要中控(上下架链 接)、投流(可以外包团队)、助播。

13.淘汰机制不同

主持人的职业生涯若没有重大播出事故,基本不存在淘汰,或根据主持人的具体情况转型成其他岗位。

主播的职业生涯是由市场决定的,主播的职业更加市场化。主播其实是经济市场化的产物。市场认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主播就能走的长远,反之则淘汰。

三、结语

在科技发展迭代和观众需求多样化的今天,最后我还有一个思考,今天主播更有可能被虚拟主播快速替代,主持人的职业生涯会更长久,大屏幕不会消失,传统媒体的职能一直存在,主持人便一直存在。

主持人和主播本质是不同工种,新媒体新角色新物种,陆续有来,以后也必将有其他物种来更替,这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本文编辑:游梦华

(来源:看头条网)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