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银保合作“一对三” 消费者在银行买保险选择更丰富

2024-05-10 19:55:21 - 新京报

5月9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的《关于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对外发布。

其中,《通知》规定的“商业银行代理互联网保险业务、电话销售保险业务和其他保险业务,各级分支行及网点均不限制合作保险公司数量”引发了业内关注。

这相当于打破了原来监管“一对三”的规定,即“商业银行每个网点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只能与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开展保险代理业务合作。”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监管放松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数量限制,能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此前,曾多次出现因利率下行,诸多保险公司在银保渠道实行限额销售的情况,在银行合作对象有限的情况下,难以满足消费者的资产配置需求。

打破“一对三”银保合作更多元

银保渠道是寿险展业的重要渠道。据中国保险业协会统计,2022年,寿险银保业务原保费收入1.27万亿元,渠道占比升至37%,2023年一季度,银保渠道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8.13%,渠道占比超42%,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

但在原有规定下,除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和电话销售保险业务外,商业银行每个网点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只能与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开展保险代理业务合作。

该政策的初衷是,规范当时竞争混乱的银保市场,推动银行与保险公司进行代理之外的深度合作。

但近年来,利率下行,消费者对银保渠道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元,一些银行甚至出现保险产品不够卖等情况,《通知》便应运而生。

根据新规定,商业银行代理互联网保险业务、电话销售保险业务和其他保险业务,各级分支行及网点均不限制合作保险公司数量。保险公司应当确保在合作区域内具备线下服务能力。

同时规定,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开展保险代理业务合作,应当本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原则,共同促进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这意味着银保“一对三”的模式被打破,未来,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将更为多元化。

政策落地多方共赢但中小险企仍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杨泽云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放松合作有利于银行、保险公司提供更多元的产品和服务;对银行而言,此前限制合作影响了中间收入,放开后或有所缓解。

不过,杨泽云认为,表面上看,放开银行与险企的合作有利于中小险企,使其有更多机会拓展银保渠道,但目前行业严格执行“报行合一”(即保险公司向监管部门报送产品审批或备案材料中所使用的产品定价假设与保险公司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的行为保持一致),保险公司无法通过做“小账”的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更需要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服务质量来赢得合作银行与客户的青睐,中小险企可能仍面临较大压力。

招商证券研报则认为,政策利好有望为行业各方创造“多赢”局面。对保险公司而言,充分竞争的市场要求其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创新,头部公司凭借服务、品牌和客户经营等资源优势,预计将在高客经营中占据领先地位,银保渠道价值贡献有望持续提升,中小公司则通过签约更多银行网点,有望触达更多客户,缓解经营压力,而不必再开设三、四级分支机构也能同银行网点进行合作,也有利于保险行业降本增效运营。

该研报进一步称,对银行而言,更多的保险公司和产品选择不仅有利于扩展服务范围、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也有利于增加中收、缓解净息差压力。对消费者而言,更加丰富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也能够更好满足其多元化、多层次的保险需求。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潘亦纯

编辑陈莉

校对赵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