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陶斐斐 :信托构建转型发展新格局四大战略支点

2023-05-29 13:56:20 - 中国信托业协会

转自:中国信托业协会

【文章转载】陶斐斐 :信托构建转型发展新格局四大战略支点

陶斐斐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兼金融科技中心总经理

在金融体系变革中,信托如何抓住发展机遇、明确独特定位、创新服务业态、提升服务能力,构建转型发展的新格局,其核心是抓住“洞察机会、重塑定位、迭代模式、数智驱动”四个关键战略支点。

“十四五”期间,国家经济动能转向创新驱动,对金融体系提出高质量与可持续的新要求。《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通称“信托业务新分类”)以顶层设计明确了行业未来转型方向。

一、胸怀“国之大者”以多维视角洞察发展机会

信托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业务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挑战,构建发展新格局需要胸怀“国之大者”,以多维视角研判形势、洞察发展机会。

全球维度:把握信托服务领域及“信托化率”的巨大空间,实现持续发展。扫描境外信托发展历程,英美信托以民事起步,逐步演变形成银行与信托兼营,成为财富管理重要工具。日本信托聚焦发挥风险隔离优势,以事务管理为核心的服务信托深化发展。中国信托业与中国经济改革相伴而生,行业定位与业务重心受经济环境、金融体系与自身经营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我国金融资产中,以信托作为载体的占比约5%(信托化率),对标发达市场,中国家庭金融资产(家庭财产)信托化率仍具巨大提升空间。基于中国广阔市场与信托业务新分类指引,未来中国信托有望兼顾上述两大领域,逐步形成资产管理与资产服务兼具的发展模式,服务于更广阔的实体经济与社会民生领域,实现持续发展。 

宏观维度:抓住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驱动,实现全面发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80%,“东升西降”成为大势所趋。据相关机构预测,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未来十年仍将快速发展,规模有望突破300万亿元,将出现全球领先的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机构。在此背景下,信托依托独特的制度禀赋,发挥多元的服务功能,关键在于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驱动,探索出一条具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实现全面发展。

市场维度:在国家战略与信托服务的连接点中聚焦行业与客群,实现特色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信托要不断地发掘“经济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升级、直接融资提速、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与信托服务的连接点。在直接融资转型中,服务产业升级、推进普惠金融,提升信托的可得性与普惠性;在聚焦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提升服务内涵,为资本市场各参与方创造价值;在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中,满足各类委托人的多元需求,实现综合信托功能。紧跟国家重大战略,在特定行业持续发掘企业、个人、政府、机构等客群需求,实现特色发展。

风险维度:严防系统性风险,规避结构性风险,在债务与权益的约束边界内满足需求,实现安全发展。我国经济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和永恒主题,金融的本质就是对风险有效的经营和管理。信托一方面要搭建前瞻性的风险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在受托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强化操风、合规、内控等管理,履行好受托职责。面向未来,信托业务将更加多样,必须严防系统性风险,规避结构性风险,在债务与权益约束下去满足各类金融与信托服务的需求,方能筑牢信托新发展格局的底线,实现安全发展。

二、在“微笑曲线”延伸中重塑信托价值链定位

近年来,受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金融科技、资管竞合等影响,资管业务边界逐步打开,中国大财富管理的产业链正被重新定义。在大财富管理产业链中,信托实际可承担“财富、资管、投行、服务”四类角色。

从大财富管理产业链分析信托价值链,以受托人作为“微笑曲线”的中间环节,在跨市场展业中不断向两端延伸,逐步形成“资产-产品-服务-资金”的信托价值链(见图1)。在“微笑曲线”价值链上:资产端挖掘企业、个人、同业等客群底层资产;产品端通过跨市场金融工具组合配置,建设信托产品线;服务端基于制度禀赋,提供资产隔离、托管运营、财产管理的跨市场“受托人”服务;资金端构建涵盖直销与渠道的资金体系,对接机构、个人、金融市场等各类资金,发展投顾配置。

【文章转载】陶斐斐 :信托构建转型发展新格局四大战略支点

结合“信托业务新分类”,将各类信托业务对应至上述信托价值链,可发现不同业务的信托功能、信托目的呈现多元化:在资产服务信托业务中,信托公司依托制度禀赋,为委托人提供财富规划、代际传承、托管、破产隔离和风险处置等专业服务,重点在价值链的服务端与资金端发挥价值。在资产管理信托业务中,信托公司在受托管理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资产配置、风险管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功能,向价值链的资产、产品两端延伸,实现资金保值增值等目的。在公益慈善信托业务中,信托公司受托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开展慈善活动,满足委托人的公益、慈善目的。

综上,在信托业务新分类指引下构建转型发展新格局,信托要在“微笑曲线”的延伸中重塑独特价值定位:其一,跨市场受托人。基于制度禀赋,信托最基本的服务是“受托服务”,可跨市场开展资产服务信托:实体市场,依托对特定领域的资产识别与管理,提供资产受托、隔离、盘活等;资本市场,开展各类金融资产的专业受托;资管市场,运用基金行政服务能力,提供资管产品的运营服务;财富市场,服务不同类型委托人、受托不同信托财产,实现多元财富目的。其二,金融工具集成。信托可集成股权、债权、投贷联动、基金、券化等金融工具,重构资产风险收益特征,提高资产与资金对接效率,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综合服务。其三,链接社会属性与金融属性。除上述金融领域外,信托还可在化解社会问题、完善社会治理、助力公益慈善、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为委托人及合作伙伴提供链接社会属性与金融属性的综合服务。

三、持续迭代信托新商业模式并打造竞争优势

随着转型逐步深入,信托过往赚取“息差”的非标融资商业模式已不可持续。基于上述业务价值链的分析,未来信托或可以选择“资产管理模式、受托服务模式、财富管理模式、资产创设模式、场景金融模式”五个方向持续进行迭代。

资产管理商业模式:信托公司加速构建以专业资管、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等为核心的资产管理商业模式,主要获取管理费及业绩报酬收入(不含销售服务费、不含向财富管理渠道支付的客户维护费)。该模式核心是围绕大类资产配置,提升资产获取、产品创设、投研能力,构建涵盖“现金管理-固收-混合-权益-另类”的具有信托特色的产品线,并加大资金对接力度,形成规模效应,赚取管理费。同时,不断基于策略挖掘、组合投资、价值预判等获取业绩报酬收入。

受托服务商业模式:信托公司在信托业务新分类指引下,广泛拓展创新资产服务信托业务,不断提升服务质效、推动实现规模效应,构建具信托特色的,赚取“信托财产受托/托管/保管/外包等相关服务收入”的受托服务模式。资产服务信托项下,除行业已初步发展的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之外,有“行政管理服务信托、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新型资产服务信托”四大类12个品种,其中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资管产品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担保品服务信托等均具备万亿级市场规模,值得拓展布局。

财富管理商业模式:信托公司应继续坚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以客户为中心深入拓展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时间财富管理商业模式,赚取包括“向投资人收取的申购费/销售服务费、向合作机构收取的客户维护费及投顾费收入”的销售收入。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涵盖7个品种,在各类财富管理工具中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信托需结合客户风险收益偏好与资产配置目标,持续提供配置、投顾、传承、公益慈善等综合化财富管理服务。

资产创设商业模式:信托公司可基于过往在特定领域积累的资产认知与展业资源,拓展资产创设商业模式,获取信托资产证券化等投行业务收入。以资产证券化为抓手,信托在特定领域开展从上游原始权益人到下游投资者的全链条服务,同时拓展各类公开市场资质、整合内外部资源,逐步打造信托主导型的资产证券化投行业务。同时,也可以项目撮合为抓手,围绕上市公司等特定类型企业的并购、产业基金、投融资综合服务等,在资金、资产两端拓展资源,以平台化方式推动投行类中间业务。

场景金融商业模式:信托基于行业自身特色,最后可着力拓展“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有机融合的场景金融商业模式,赚取管理费、服务费、中间费用等。譬如预付类资金服务领域,信托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围绕单用途预付卡、教培预收金等拓展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助力解决消费者与商户间的履约诚信问题,服务社会治理与民生。在此基础上,可基于相应场景拓展客群、积累数据资产,探索开展消费金融、普惠金融、资产管理、风险处置等体系化业务。又如资本市场服务领域,基于上市公司及股东在“融资投资、财产服务、增持减持、资产盘活、套利锁盈”等方面多样化的需求,信托能够定制化、有针对性提供“场外质押、资产变现、并购融资、产业基金、投资配置、财产传承、战略配售、员工持股、差补型减持、ABS、贴息型可交债”等综合服务,践行资本市场场景金融商业模式。

四、拥抱新范式进一步加速信托数智化转型

金融科技迅猛发展,数智化正在加速融入金融服务全场景、业务运营全链条、经营管理全流程。信托业务新分类大大拓展了未来的客群范围、需求丰富度与业务类型,对信托展业的快速响应、能力复用、敏捷创新等提出更高要求。信托需加快拥抱“云化”“智能化”的范式,从三个层面加速数智化转型。

第一,以客户为中心,构建面客端与渠道端、业务系统群,形成信托业务新分类下的展业基本保障。随着委托人类型拓展,信托需围绕C端(个人)、F端(金融机构)、G端(政府)、B端(企业)构建敏捷可靠、体验良好的App、平台、小程序、API等,将客户服务、业务协同、跨条线合作推进至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展业系统群方面,资产管理信托聚焦打造一体化投研平台,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统一管理、投研中台化沉淀、投资策略及组合开发、风控合规流程嵌入、大类风险实时监控等。资产服务信托基于细分业务构建系统群。

【文章转载】陶斐斐 :信托构建转型发展新格局四大战略支点

第二,打造云原生底座,以“中台思维”主动建设“模块化、组件化、高可用、高复用”的能力中心,根据业务场景快速调用,支撑迭代创新。面对信托业务新分类下的三大类25种信托业务,若基于单一逻辑构建单体系统,易形成“系统竖井”和“数据孤岛”,运维成本高、资源利用效率低、可延展性差。因此,信托需以“中台思维”推进企业架构升级。技术中台方面,推进以“容器、微服务、DevOps”为核心的云原生转型,建立“服务共享、服务自治、弹性扩缩、快速迭代”等技术能力,为敏捷开发、高效运维、弹性利用等奠定基础;组织中台方面,构建公司级科技治理体系,指引业务与科技一体化转型;业务中台方面,基于信托业务价值链,将各专业能力抽象为一系列的模块化能力中心,通过服务编排快速组合出新产品/服务;数据中台方面,基于内部数据沉淀和外部数据联通,集合各类数据服务组件,形成数据资产。在上述中台基础上构建数智化项目管理平台,以信托项目全生命周期为主线,构建项目、客户、合同、交易、清算、估值、支付等互联互通和在线服务能力,实现全流程数智驱动作业。

第三,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和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快速应用,“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浪潮已经涌来。一方面,信托在场景服务各环节融入智能化技术提升客户体验,加快推进客户服务、智能投顾、资产配置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另一方面,信托可沉淀和转化场景数据资产,通过数据挖掘、智能分析洞察先机,并快速调用能力、拓展场景,提供“金融+非金融”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价值链的进一步延展和五类商业模式落地。随着底层技术、数据资产、中台能力的不断迭代,信托SaaS、信托GPT等新兴模式也有望出现。信托应前瞻认知,持续投入人工智能细分领域落地研究,探索开展模型训练、算力提升等,同时也需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和成本效益。

综上,在国家经济动能转换、资管行业变革、信托转型深化的关键时期,在信托业务新分类的指引之下,信托通过紧紧抓住四方面的战略支点:胸怀“国之大者”以多维视角洞察发展机会;在“微笑曲线”延伸中重塑信托价值链定位;迭代信托新商业模式并打造竞争优势;拥抱新范式进一步加速信托数智化转型,从而构建支撑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兼金融科技中心总经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