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研究】绿色债券发行金额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023年10月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概况

2023-11-29 15:39:13 - 新世纪评级

摘要:

2023年10月,绿色债券发行金额环比基本持平,同比有所下降;从券种来看,当月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金额最大,绿色中期票据发行数量最多;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仍集中于清洁能源等碳中和领域;具有发行成本优势的新发绿色债券占比超六成。二级市场方面,绿色债券成交金额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小幅下降;绿色债券成交数量和交易活跃度均呈环比基本持平,同比明显增长。

一、

绿色债券一级市场

(一)绿色债券发行金额环比基本持平,同比有所下降

2023年10月,绿色债券市场新增25支“贴标”[1]绿色债券(详见附表1),环比下降48.98%,同比下降10.71%;绿色债券发行金额合计476.33亿元,环比增长0.41%,同比下降24.37%。其中,碳中和债券发行数量4支,占绿债比例为16.00%,发行金额120.94亿元,占绿债比例25.39%。

截至10月末,2023年国内债券市场累计发行绿色债券401支,发行金额共计6891.81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6.74%、增长1.03%。

【债市研究】绿色债券发行金额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023年10月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概况

从绿色债券各券种发行情况来看,10月共发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7支,发行金额为223.03亿元,占全部绿色债券的46.82%,居于各券种首位;绿色金融债共发行3支,发行金额109.00亿元,占比22.88%;绿色中期票据发行数量最多,为9支,发行金额85.00亿元,占比17.84%;绿色短期融资券发行数量为2支,发行金额25.00亿元,占比5.25%;绿色企业债发行数量2支,发行金额20.00亿元,占比4.20%;绿色公司债发行数量2支,发行金额14.30亿元,占比3.00%。

从绿色债券各券种发行金额变化情况来看,10月绿色短期融资券、绿色企业债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金额环比实现增长,增幅分别为1.98倍、1.74倍和68.07%,其余券种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绿色公司债,降幅77.86%。同比方面,绿色中期票据、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和绿色企业债的发行金额呈增长,增幅分别为68.65%、61.14%和33.33%;其余券种发行金额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绿色金融债,为69.72%(见图表2)。

【债市研究】绿色债券发行金额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023年10月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概况

(二)募集资金用途仍集中于清洁能源等碳中和领域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银发〔2021〕96号)二级目录的九个主要领域,新世纪评级对绿色公司债、绿色企业债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募集资金投向进行了统计[2]。2023年10月,募集资金投向共涉及五个种类,在公开募集资金用途的绿色债券中,资金投向最多的领域仍是清洁能源,占比66.01%;资金投向第二和第三位分别是绿色交通和可持续建筑,占比分别为23.77%和6.58%,三者合计占比96.36%。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和可持续建筑均为碳达峰碳中和重点行业领域,这也是绿色债券助力双碳目标,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债市研究】绿色债券发行金额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023年10月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概况

(三)具有发行成本优势的新发绿色债券占比超六成

将绿色债券发行利差与可比债券发行利差进行比较,2023年10月新发行的绿色债券中,有可比债券的共14支,其中具有发行成本优势的有9支,占比64.29%,环比上升5.67个百分点。“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九期绿色中期票据”的发行成本优势最显著,为61.52BP(详见附表2)。

(四)绿色债券注册规模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

2023年10月,绿色债券注册规模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当月共注册绿色债券61.61亿元,环比下降68.40%,同比下降29.34%;注册数量为5支,环比下降37.50%,同比下降50.00%。其中,3支公司债在上交所注册,注册金额合计41.61亿元;2支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在交易商协会注册,注册金额为20亿元。

【债市研究】绿色债券发行金额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023年10月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概况

二、

绿色债券二级市场[3]

(一)绿色债券成交金额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小幅下降

截至2023年10月末,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市场存量绿色债券总额约为19043.23亿元,较上月末增长1.42%;除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以外的绿色债券存量总额为16294.71亿元,较上月末增长0.79%。

2023年10月,存续绿色债券月度成交金额为900.05亿元,环比下降16.11%,同比下降1.39%。具体来看,金融债成交金额为355.26亿元,环比下降31.75%,同比增长14.33%;中期票据成交金额为344.46亿元,环比下降10.91%,同比增长7.60%;企业债成交金额为86.79亿元,环比增长39.76%,同比下降7.97%;公司债成交金额78.04亿元,环比增长3.14%,同比增长11.06%;短期融资券成交金额35.50亿元,环比增长26.69%,同比下降69.73%。

【债市研究】绿色债券发行金额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023年10月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概况

(二)绿色债券成交数量和交易活跃度均呈环比基本持平,同比明显增长

2023年10月,绿色债券二级市场成交数量共计428支,环比下降1.15%,同比增长34.17%;存续绿色债券的交易活跃度为40%,环比持平,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

【债市研究】绿色债券发行金额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023年10月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概况

三、

绿色债券市场相关政策及动态

2023年10月7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2023〕14号),目标是依法逐步将排放工业噪声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营者(以下简称排污单位)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推动排污单位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填报排污登记表,在“十四五”期间将工业噪声依法全部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该通知实施的范围包括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属于工业行业(行业门类为B、C、D)的,且依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以下简称《名录》)属于第3至99类应当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此外确需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根据《名录》第八条规定,提出其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建议,报生态环境部确定。

2023年10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和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发布《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该纲要明确了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国产民用飞机节能、减排、降噪性能进一步提高,航空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绿色航空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安全有效的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国产民用飞机实现示范应用,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试点运行,氢能源飞机关键技术完成可行性验证,绿色航空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形成一批标准规范和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支撑绿色航空生产体系、运营体系建设。到2035年,建成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绿色航空制造体系,新能源航空器成为发展主流,国产民用大飞机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舒适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应用。

为推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控制和减少人为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规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及相关活动,2023年10月19日,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该试行办法包括八章共51条内容,涵盖总则、项目审定与登记、减排量核查与登记、减排量交易、审定与核查机构管理、监督管理、罚则和附则等方面。根据该试行办法,生态环境部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负责制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管理要求和技术规范,并对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及相关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

【债市研究】绿色债券发行金额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023年10月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概况

【债市研究】绿色债券发行金额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023年10月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概况

【债市研究】绿色债券发行金额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023年10月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概况

[1]贴标绿色债券是指获得相关债券发行审批部门的认可,在债券名称中带有绿色字样的债券。

[2]绿色金融债通常在定期(季度、半年度和年度)资金使用专项报告中披露发行主体募集资金实际投向,无法在发行时准确确定;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大多为基础资产属于绿色产业领域,不涉及募集资金用途。

[3]二级市场部分不统计绿色资产支持证券。

作者:新世纪评级绿色认证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