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百味700亿卖身:降不住中国胃的轻食还会越吃越肥?

2023-09-18 11:22:11 - 南周知道

生酮饮食、代餐、代糖……为了成功减肥,人们在饮食上煞费苦心,而这总是能够被敏锐的商家捕捉到,所以这些年来打着减肥名号的饮食浪潮一波又一波。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网红减肥餐为什么不香了。

赛百味700亿卖身:降不住中国胃的轻食还会越吃越肥?

(ICphoto /图)

近日,全球知名快餐连锁品牌赛百味(Subway)成功“卖身”了。据其官网消息显示,它同意私募股权公司RoarkCapital的收购提案,收购价约合人民币700亿元。

消息一出,立马冲上热搜,很多吃货留言感慨,巅峰时期门店数量曾超过麦当劳和肯德基的连锁快餐巨无霸,已经不香了。数据显示,自2014年起,赛百味就陷入了经营困境,截至2022年11月,赛百味在全球的门店数量已经减少近8000家。

在中国,赛百味的门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一个三明治售价30元,主打比普通快餐“更健康”,曾因提供新鲜定制的三明治、卷饼、沙拉等在减肥健身圈广受欢迎。

然而,随着餐饮行业的竞争加剧,在健康的名号之下,生酮饮食、代餐、代糖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各种各样的“减脂餐”层出不穷,渐渐地,赛百味失去新意的三明治在追求健康消费的中国吃货眼里已不再入时。

赛百味700亿卖身:降不住中国胃的轻食还会越吃越肥?

层出不穷的减肥餐

为了成功减肥,人们在饮食上煞费苦心,而这总是能够被敏锐的商家捕捉到,所以这些年来打着减肥名号的饮食浪潮一波又一波。

如今声势颇为浩大的是代餐。代餐,顾名思义,可以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它是一种快速、便捷、定量地为人体提供适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纤维等其它必要营养的食品类型,有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粥、代餐零食等。

代餐起初主要面向一些特定疾病患者和宇航员、登山运动员等人群,之后迅速在减肥人群中流行,市场规模迅猛扩大。

据天猫统计,2021年代餐轻食类商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90%,代餐消费者人数在3年时间里增长了78%,人均年消费金额已超过3000元。而全球市场调研公司欧睿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代餐市场规模约为571.7亿元,预计2022年能够达到1200亿。

与代餐相近的是代糖。

代糖拥有与蔗糖相似的甜美,却不会产生热量或热量极低。这在饮料、零食上最为常见,它们纷纷打上“零糖”“零卡”标签,告诉消费者既可以满足口腹之欲而且还不会发胖。比如以元气森林为代表的打着“零糖”旗号的饮品,就是通过添加代糖“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调节口感。

在一些减肥者的刻板印象里,糖分和碳水是肥胖的元凶,所以除了避免糖分以外,有的人也千方百计地少碳水甚至不吃碳水。

拒绝一切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开始走红。中国人传统的饮食习惯碳水含量过高,生酮饮食走向另一个极端:只吃瘦肉和蔬菜,不吃含有碳水化合物的主食,以此产生大量酮体,迫使身体燃烧脂肪。

再来就是减脂餐了。简单地说,就是能够减掉脂肪的餐饮,它一般是少油少盐、热量低,跟生酮饮食不同,它的营养相对均衡。大多数减肥的餐饮都不好吃,减脂餐如今在社交平台上脱颖而出,就在于它可以是“好吃”的。

比如有人竟然在碳水巨头里的汉堡、炸鸡里找到曙光。一方面,汉堡、鸡腿不仅可以为人体提供优秀的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另一方面,它的热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比如有些汉堡的热量也就450大卡。而我国成年女性一天的热量摄入在1800千卡左右,成年男性在2250千卡,所以一餐吃个汉堡问题不大。

跟其他减肥餐相比,减脂餐正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流量大户。其他减肥餐基本只能向商家买,不好吃且价格贵,而减脂餐适合DIY,社交平台上有花样繁多的菜单分享,各种美食一应俱全,好吃还能减肥,何乐不为?

赛百味700亿卖身:降不住中国胃的轻食还会越吃越肥?

(ICphoto /图)

赛百味700亿卖身:降不住中国胃的轻食还会越吃越肥?

不一定奏效

只是,网红减肥餐,真的能够减肥吗?

事实上,不少网红减肥餐似是而非,只是求求心理安慰而已。比如这两年很流行的各种代餐零食,什么燕麦脆、压缩饼干、谷物酸奶、即食玉米片,含糖量并不低。

一些代糖饼干,虽然把蔗糖换成了代糖,把小麦粉换成富含更多膳食纤维的粗粮粉,但主要成分还是淀粉。

再比如现在外卖平台上火爆的沙拉套餐,堆满青菜、水果也堆点肉,看上去很健康。实际上,水果虽然补充维生素,但含糖量不低;牛油果脂肪含量不低;几粒紫米/糙米,只是观感上像粗粮,很可能是精制碳水;更关键的是各种提升口感的酱料,很有可能热量爆表……

外卖平台上的沙拉套餐往往并没有提供准确的能量表,只是没什么营养学知识的商家随心调配,消费者花了更贵的钱只是买一个心理安慰。

不一定奏效就算了,网红减肥餐还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比如代餐虽是营养素补充和减少能量摄入的一种方式,可代餐的营养成分无论如何无法取代均衡的饮食,并且有研究表明,长时间饮用代餐奶昔,会影响肠道蠕动,降低新陈代谢,严重的话会导致机体的内分泌紊乱。

代糖产品亦然。吃了糖,人体自会进行葡萄糖代谢反应,进食了代糖,却没有摄入应有的热量,正常的葡萄糖代谢反应会调节减弱,导致随后的葡萄糖耐量下降。

生酮饮食的风险更大。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标准,成年人每天摄入能量中,应有55%-65%来自碳水化合物。拒绝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会让人体所需的能量不足,带来疲劳乏力、胃肠道功能紊乱、心律不齐等副作用。

《柳叶刀》一项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预期寿命存在U形关系,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会缩减预期寿命长达4年。

对于各种减脂餐来说,其存在的最大bug是,我们可以连吃一个月达到降脂的目的,但我们能吃一辈子吗?一旦不能的话,随之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反弹。

有资深营养师指出:“单一的食物减肥方法其实都是偏离了健康的膳食模式,结果都是越减基础代谢会越低,反弹会越厉害。”长期处于亏空习惯的身体,在接触到碳水、脂肪时进行充分吸收,以帮助机体恢复正常运作水平,体重就会很快反弹。

这不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还是回到老样子。

赛百味700亿卖身:降不住中国胃的轻食还会越吃越肥?

(ICphoto /图)

赛百味700亿卖身:降不住中国胃的轻食还会越吃越肥?

管住嘴,迈开腿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减肥方法?

其实就是老生常谈的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

管住嘴不是说不要吃,而是说适当控制饮食,并确保饮食均衡。《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写得清楚明白:成年人膳食推荐供能比例为碳水化合物50%-65%,脂肪20%-30%,蛋白质10%-15%。

人不是机器,只有摄入足够均衡的营养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暴饮暴食当然不足取,可如果盲目地节食,一旦摄入量无法覆盖基础代谢,就会对身体带来负效应,造成肌肉、骨质流失。所以哪一种减肥餐,都必须以健康为基础。

人的胖瘦,不仅与每日摄入的总热量相关,也与每日消耗的总热量相关。

如果热量盈余,那么身体就会发胖,如果热量消耗大于热量摄入,那么体重就会减少。想要成功减肥,就应该让总摄入的能量低于总消耗的能量。

许多网红减肥餐,都是在降低摄入上做文章,只是它的低能量摄入已经跌破了健康底线。健康的减脂公式是:热量消耗>热量摄入>基础代谢所需热量,身体的热量赤字在总消耗的10%~15%之间。而消耗热量的最好方式,就是迈开腿,动起来。

所以追捧网络上形形色色、价格还不低的网红减肥餐,还真不如老老实实地“管住嘴,迈开腿”。保持正常、均衡饮食,同时确保一定的运动量,或许不会让你立即瘦成竹竿,但会让你拥有均匀的身材和健康的体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