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教专栏丨针对老年人的常见诈骗有哪些?应当如何防范?

2024-04-18 17:58:16 - 西部信托

投教专栏丨针对老年人的常见诈骗有哪些?应当如何防范?

投教专栏丨针对老年人的常见诈骗有哪些?应当如何防范?

投教专栏丨针对老年人的常见诈骗有哪些?应当如何防范?

针对老年人的常见诈骗有哪些?

应当如何防范?

投教专栏丨针对老年人的常见诈骗有哪些?应当如何防范?

投教专栏丨针对老年人的常见诈骗有哪些?应当如何防范?

常见诈骗有哪些?

投资理财诈骗

诈骗分子通常以投资“养老项目”名义吸收资金,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等项目名义,承诺高额回报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或以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等方式销售养老公寓、养老山庄;或以入住老年公寓后给予优惠打折、不入住给予高于银行利息分红的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防诈提示

老年人在投资时应增强风险意识,切勿被诱人的项目以及高回报率所迷惑,应该谨慎投资。

“温情”骗局

老年人走入人生的暮年,开始对孤独害怕、对陪伴向往,诈骗团伙抓住老年人的心理作为获取非法利益的突破点。诈骗分子主要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中老年人的信任后,随即实施犯罪行为,更甚者打着“婚恋”的名头诈骗财物。

防诈提示

老年人要树立防范意识,不要轻信别人的话。更为重要的是,子女要多关心老年人,给予陪伴,多沟通近期生活状况,不要给骗子打“感情牌”的机会。

“保健品”诈骗

“保健品”诈骗往往瞄准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前期通过各种手段了解老人的需求和身体健康状况,通过赠送米、面、鸡蛋等小礼品,陪伴聊天解闷等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开始推荐产品,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夸大“保健品”的功效,促使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实施欺骗。

防诈提示

面对保健品诈骗时,要相信科学,不要相信诈骗分子所说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身体不舒服时,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诊治,不要过于相信保健品的功效,更不能以此替代药物。

“缴纳养老金”骗局

诈骗分子假借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名义,收取未参保人员高额“养老金”,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

防诈提示

许多案例中,诈骗分子通常会让老年人向家人隐瞒情况,建议老年人多关注一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以及社会新闻。子女要多与家中的老年人交流、沟通,了解他们最近的生活状况。如若发现老年人被骗,应立刻耐心劝导,及时止损,并立即报警。

中奖诈骗

此类诈骗,主要以手机短信、网页抽奖等方式出现,以小利诱惑,从而使深信“中奖”的老年人按照其一步一步设计好的步骤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等,最后上当受骗。

防诈提示

天上不会掉馅饼,更没有免费的午餐,老年人收到此类中奖信息,切勿轻信,应首先和子女商量或打110向警方咨询。

以房养老诈骗

通常,诈骗分子会以“房本无用”等类似话语为借口,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公司,每月可以获得高额回报的同时,也不耽误老人的居住。事实上,骗子会将老年人的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出。最后当入局的老人变少时,骗子就会卷钱跑路,独留老年人钱房两空,甚至负债累累。

防诈提示

老年人要警惕“高息零风险”理财项目,尤其对于房屋抵押买卖等重要投资理财事宜需要慎重对待,多与子女及亲属沟通或者向公安部门进行咨询。

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联系删除!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