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A(000725.SZ)】业绩持续向好,面板龙头开启复苏新周期——跟踪报告之四(刘凯/朱宇澍)

2023-07-17 07:02:16 - 市场资讯

公司以半导体显示为核心布局1+4+N+生态链

公司创立于1993年4月,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形成了以半导体显示为核心,物联网创新、传感器及解决方案、MLED、智慧医工融合发展的“1+4+N+生态链”业务架构。公司是全球面板龙头,其半导体显示产品全年出货量和出货面积稳居全球第一,其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LCD五大主流应用持续保持全球第一;智能机柔性OLED出货量全球占比近20%。

受益于面板行业持续修复,23年Q2公司经营性利润转正

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7亿-8亿元,同比下降88-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15亿-1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3年H1,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终端消费需求缓慢复苏,半导体显示行业在供给端的主导下逐步走出低谷。公司23年Q1、Q2扣非后盈利状况逐季改善,其中Q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68亿-1.68亿元,环比扭亏,收入也环比增长。LCD方面,公司严格执行“动态控产、按需生产”的经营策略,并持续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自2023年3月以来,LCDTV类产品价格持续上涨,IT类产品价格逐步企稳,回升态势开始显现。在产品价格上涨的同时,主流应用领域下游备货需求逐步释放,智能座舱、AR/VR、折叠等创新应用领域需求稳步增长,产线稼动率理性提升,推动公司业绩改善。OLED方面,尽管23年智能手机整体出货情况不容乐观,但柔性AMOLED在智能手机端渗透率仍保持大幅提升。23年H1,公司柔性AMOLED出货量首次突破5千万级,同比增长近80%,但考虑到较大的折旧压力和低端市场中的低价竞争态势,公司AMOLED相关业务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但仍持续承压。

LCD价格端:TVLCD面板产品价格23年以来持续上涨,涨幅超预期

在面板厂严控稼动率的背景下,TV面板价格从22年10月开始企稳,但由于需求端并未明显改善,一直到23年2月产品价格未有明显涨幅。23年3月以来,由于国内品牌在618电商节庆备货动能强劲,以及部分中国品牌海外市场销售优于预期,终端库存经历长时间去化后已回到健康水位,叠加持续低稼动率影响,TV面板价格取得较好涨幅。根据Witsview数据,截止至23年7月上旬,32/43/55/65吋面板均价分别为35/61/116/158美元/片,较3月上旬报价分别上21%/20%/36%/39%,更大尺寸面板涨幅更高。进入23年Q3,除中国大陆品牌客户,其他主要品牌客户也开始增加采购,为下半年的促销旺季预做准备,有利于TV面板价格延续涨价态势。

此外,IT面板价格也有好转趋势。根据TrendForce,NB品牌客户在库存逐渐去化下,需求有渐趋好转的趋势,7月份主流尺寸14吋与15.6吋TN机种价格可望微幅上调0.1美元。

LCD需求端:23H2品牌厂备货意愿较强,大尺寸化趋势拉动需求

23年Q2全球电视出货量达4,663万台,环比增长7.5%,同比增长2%;展望Q3,由于即将迎来旺季备货高峰,预估电视出货量将同比增长13.5%,约5,292万台。短期看,Q2品牌拉货主要围绕国内618,全球性促销旺季集中在下半年。根据TreadForce,预计Q3-Q4品牌将有更积极备货表现,为下半年的促销旺季预做准备,采购动能预估季增7~8%。大尺寸化进程加速,长期需求将保持增长。22年由于新兴市场需求相对旺盛,使得TV平均出货尺寸下降,根据Omdia,22年大尺寸显示面板出货片数年同比下降8.2%,出货面积年同比下降3.1%。而23Q1开始全球LCDTV面板出货平均尺寸恢复增长,群智咨询测算数据显示,23Q1全球LCDTV面板平均尺寸增加0.7英寸,预计Q2持续恢复,全年出货平均尺寸将达49.1英寸,同比增长1.6英寸。随着品牌及渠道大尺寸库存逐步消化,65"及75"面板补货需尺寸间价差缩小的推动下,带动面板需求从32"向43"以及55"向65"及75"转移。根据奥维云网数据,国内618促销期间彩电线上市场零售量规模为249.9万台,同比下降12.9%;零售额规模为79.7亿元,同比增长5.1%,反映单价较高的大尺寸产品需求较好,75英寸及以上尺寸产品零售量占比达到34.9%,较去年同期增长15pct。疫情后弱复苏及大尺寸化趋势下,我们预计22-25年LCD面板出货面积有望恢复6%-7%的CAGR增速。

LCD供给端:短期面板厂按需调节稼动率,长期竞争格局向好

短期看,BOE、TCL华星、惠科自22年6月起形成统一控产步调,执行坚决的稳价策略,随着库存的消化,行业稼动率从23Q1的74%提升到23Q2的80%左右,LCD面板呈现出价格+稼动率同时提升趋势,后续面板厂仍会视需求动态调整稼动率水平。

大尺寸面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长期竞争格局向好。随着三星彻底退出LCD,以及LG进一步退产,电视面板已经形成高度寡占市场,前三大中国面板大厂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合计就占全球电视面板市占率达60%以上,再加上位居于第四的中国台湾群创光电,总市占率超过75%;若仅计算中国大陆面板总市占便超过65%,对于电视面板供应把控力度较强。从产能方面来看,韩厂台厂相继退出或降低LCD业务,且大陆新增产能极其有限,有利于优化长期供需关系。台湾友达和群创或将于23H2至24年各停掉一、二座4.5代、5代或5.5代旧产线,转向MicroLED或其他利基产品线;大陆二线面板厂中电熊猫、咸阳彩虹等则将掀并购潮,进一步让面板厂家数收敛。因此,我们认为LCD供给端的出清叠加出货面积增长趋势,奠定了LCD面板开启新一轮周期的基础。

OLED需求激增,公司OLED业务成重要增长动能

根据Omdia,全球OLED显示器面板出货量将由22年的16万片,增长到23年的80万片,而到24年则将达到174万片,两年时间实现10倍以上的激增;25年全球OLED显示器面板出货量将达到230万片,26年则将达到277万片。OLED显示器面板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游戏显示器的需求上升。与传统LCD面板相比,OLED面板可提供更清晰、更饱满的图像质量和更快的响应时间。公司OLED业务近几年发展迅速,22年中小尺寸OLED出货量已成为全球第二(份额为12%),预计OLED业务持续受益于需求高增长,将成为公司重要增长动能。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MLED、折叠屏、VR等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产能出清不及预期。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