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ETF交易额破27万亿,机构买宽基,个人爱行业

2024-05-17 18:59:34 - 媒体滚动

债券ETF活跃度快速攀升,2023年成交额已达到4.53万亿元。

尽管市场低迷,多数ETF在2023年录得净值下跌,但这完全无碍国内ETF市场在2023年高歌猛进。

5月16日,深交所基金管理部联合天弘基金、招商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嘉实基金、国泰基金和华安基金共同编写的《ETF投资交易白皮书(2023年)》(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ETF市场逆势扩容,全年总成交金额突破27万亿元,多项指标创下历史新高。

《白皮书》同时显示,2023年,美国ETF成交金额为38.6万亿美元,较2022年下降18.1%。不过得益于股市的反弹,其市场规模亦在2023年达到新高,截至2023年底已超过8.1万亿美元,较2023年年初上升1.62万亿美元。

ETF多项投资指标创新高

《白皮书》显示,2023年,国内ETF市场多项指标创出新高:

ETF市场总成交金额达到27.58万亿元,较2022年提升4.67亿元,其中非货币ETF总成交额20.22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各类型资金纷纷借道ETF入市,全年非货币ETF净流入资金达5696.76亿元,创历史新高,且已连续三年实现资金净流入;

指数投资理念逐渐普及,ETF投资者群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深市ETF市场持有人数量达328万人,较2022年底增长16%,较2018年底增长6.5倍。

2023年ETF交易额破27万亿,机构买宽基,个人爱行业

投资者特点:机构买宽基、个人爱行业

尽管越来越多的机构正通过ETF布局市场,但以穿透联接基金的持有结构计算,截至2023年底,ETF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个人投资者合计持有10605.26亿元ETF,占比50.87%,较2022年底提升1.48%。其中,持有非货币型ETF规模合计10133.46亿元,占比较2022年底略降1.93%。

从地域分布看,深市ETF个人投资者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持有规模前三的区域为广东、上海和北京,江浙沪地区个人投资者持有ETF规模比例合计超30%。

从投资偏好看,商品型、跨境股票型、境内股票型、货币型和债券型ETF的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占比(穿透联接基金的持有结构)依次递减,分别为73.83%、62.75%、54.42%、

22.82%和6.37%。商品型ETF的产品以黄金ETF为主,体现了权益市场波动过程中个人投资者对抗风险属性资产的追求。

具体到境内股票型ETF上,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偏好差异较大。机构投资者偏好宽基ETF,而个人投资者倾向于买行业主题ETF。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机构投资者持有宽基ETF合计4476.77亿元,占比53.01%,持有产品包括嘉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华夏科创板50ETF、南方中证500ETF等;个人投资者则持有行业主题ETF合计规模3843.59亿元,占比66.42%,主要包括医疗医药、证券公司、芯片半导体等三大行业和主题。

债券ETF活跃度快速攀升

2023年,各类型ETF交投活跃度出现明显分化:股票ETF、债券ETF、跨境ETF总成交额上涨,而货币ETF和商品ETF总成交额有所下降。

2023年ETF交易额破27万亿,机构买宽基,个人爱行业

其中,债券ETF活跃度快速攀升,虽然债券ETF产品数量只有19只,但2023年的总成交额达到4.53万亿元,较2022年的1.65万亿元大幅增长175%。在ETF总成交额占比也从2022年的7.18%上升到了16.43%。

成交额最高的依然是股票ETF,2023年全年成交10.99万亿元,但由于债券ETF的占比迅速提升,股票ETF成交占比较2022年小幅下降0.52%。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