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博物馆日有啥不一样?专家带您读懂2024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2024-05-17 09:14:00 - 深圳新闻网

转自:深圳晚报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17日讯(深圳晚报记者杨慧)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每到此时,都有一个主题唤醒我们对于博物馆的关注。2024年,国际博协为国际博物馆日定下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forEducationandResearch)。

任何一个主题的拟定,必然有它的深意,是召唤、是重塑,更是引领。从字面意义理解,“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主题的内涵和外延?该主题对于文明的薪火传承和优秀文化的弘扬有什么启发?近日,深晚记者特别请到文博研究和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对2024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进行解读。

博物馆的研究和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对于“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个主题,深圳博物馆馆长黄琛有自己深入的看法:“我们保护和研究文物,绝不仅是为保护而保护、为研究而研究,更重要的是古为今用,要从文物中挖掘和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在中国,自第一家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05年创建之初,即提出“建苑为教育”的指导原则。该苑创始人张謇不仅注重教育的公共性,同时还强调教育的多样性。此后,教育一直是中国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近年来,中国的博物馆教育活动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由被动到主动的发展过程。

黄琛认为,博物馆收藏历史,但博物馆的研究和教育,必须是面对未来的。“文物的活化并非文物‘跳舞’,不是把文物变成卡通就活化了,而是要挖掘它的内核。内核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展览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价值观输出问题,那么就是失败的。”

近年来,深圳博物馆在公共教育活动方面有很多创新,包括举办博物馆之夜,充满创意的展览开幕式,丰富多元的互动活动等。黄琛认为,公众来看展,从文物看到历史,从历史看到文化,看到文明的现象,最终还要通过文明看到生态。

引导青少年从更深角度理解文物和传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北京史家小学副校长郭志滨对博物馆的研究和教育功能有很深入的认识,因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她所在的学校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这一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多彩世界的一扇大门,获得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郭志滨说,博物馆要发挥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面对上好大思政课的要求,学校也需要把思政课放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和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展开,而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校园课堂,以博物馆为代表的真实世界都是课程的实施场域。

在郭志滨看来,从教育的角度去看,博物馆里的文物资源,并不是简单的器物,也不仅在于文物所证明的一段历史。文物可作为学习背景,有了文化背景,大家看问题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课程强调更多的是文化以及文物对今天社会生活的影响,无论是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文物资源,都要让孩子们看到好的转化应用,这就需要博物馆研究和教育给出深度挖掘和现代视角。”

郭志滨认为,把博物馆课程融入学校里,需要多学科的融合,倡导学生视野开放、胸襟广博,在感悟、体悟和领悟中开展综合学习,从而真正获得文化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博物馆是终身学习的理想场所

“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苏州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和同事们正在筹备一场重要的特展“树碑立传:吴中古树名木的故事”。

谈起本次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陈曾路认为,教育和研究本身是博物馆的核心工作和核心职责。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离开了研究和教育,博物馆就不成其为博物馆,而仅仅是一堆收藏。他认为,国际博协之所以要重提这些基本元素,应该是希望大家在这个大讲传播力的时代回归本源。“这个主题提醒我们再次去思考,博物馆核心的职责在哪里。”

陈曾路认为,博物馆的研究可以看作一个出发点,教育可以看作一个目的,从研究到教育,是自成闭环的逻辑,是一个互动和互相影响的过程。研究成果可以指导传播和教育,反过来,传播和教育也能影响研究。

提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陈曾路表示,需要对“教育”这个概念进行分析。教育的概念其实与时代息息相关,现在人用得更多的是“学习”这个词。如今,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学习是一件贯穿终生的事。学习不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也不是完成一个任务,而是人成长的有机的一部分。他认为,博物馆正是进行终身学习特别理想的场所,是融汇教育和研究的重要空间,更是培养好奇心、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充满活力的教育中枢。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