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推广无絮杨,有望告别“五月雪”

2024-05-17 05:14:58 - 齐鲁晚报

培育推广无絮杨,有望告别“五月雪”

培育推广无絮杨,有望告别“五月雪”

张同建 闫修晨 聊城报道

“往年毛絮多的时候,像下雪一样随风乱舞,开车时都不敢打开车窗,感觉今年市区毛絮少多了,没那么呛人了……”不少市民发现,今年春夏,聊城市城区的杨柳飞絮明显比往年少了。

记者采访得知,2022年至2024年,聊城市城市管理局连续出台治理杨柳飞絮的实施方案,如今看来,效果显著。目前,相关部门正针对主城区杨柳絮制订三年治理计划,从注射针剂、科学替换树木等方面,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谁的树、谁负责

谁管理、谁治理

今年以来,聊城市加大了对杨柳飞絮的治理力度。

4月初,聊城市绿化委员会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杨柳飞絮污染综合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本着“谁的树、谁负责”和“谁管理、谁治理”原则,对全市杨柳雌株品种、数量、具体位置等全面摸排,建立档案并进行动态维护,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编制《杨柳雌雄株辨识技术要点》,就毛白杨雌株、柳树雌株、黑杨雌株飘絮时间及识别方法,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科普指导,加强对杨柳雌株的监管治理。

4月初至5月,针对杨柳絮出现较多的花园路、光岳路等路段进行重点治理,采取“洒水冲洗+洗扫收集+人工辅助”三位一体作业模式,利用水车后炮,集中对城区柳树、杨树密集区域进行喷雾喷洒,取得良好效果。

冠县每年培育出

50万株无絮杨柳苗木

冠县是聊城市种植毛白杨最多的一个县,在多年治理飞絮的基础上,冠县制定了中长短期科学治理措施,标本兼治,有序淘汰杨柳雌株数量,力争逐步实现城乡树种结构合理、生态健康、有絮无害的治理目标。

冠县正大力培育和推广栽植无絮树种和杨树雄株,力争用7—8年时间,更换80%的飞絮品种。

在冠县无絮毛白杨繁育基地,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幼苗笔直挺立,枝叶翠绿。

“三十多年来,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与北京林业大学、山东省林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致力于毛白杨科学研究。林场现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毛白杨种质资源库。依托这个平台,我们培育出‘毅杨1号、2号、3号’‘北林雄株1号、2号’‘鲁毛50’等无絮雄株毛白杨。这些无絮树种具有生长快、树形美观、滞尘、降噪及生态防护等作用,应用前景广阔。下一步,我们还将推广没有花粉或少花粉的新品种‘和谐杨1-5号’及无絮柳树树种。新树种的推广,可有效解决飞絮污染问题。”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场长申中文说。

据介绍,聊城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已有8个毛白杨新品种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每年可培育无絮杨柳苗木50万株,对机关单位、学校、公共绿地、居民小区、交通要道等重点区域的飞絮树种进行更新替换。现在,这些优质树种正源源不断地销往省内外,保障了全市和其他地方的绿化无絮杨柳品种用苗。

“从根源上解决飞絮问题,需要分期逐步替换飞絮树种。如果出台相应法规,禁止个人或单位栽植和繁育飞絮树种,飞絮问题才能彻底解决。”申中文表示。

一直关注杨柳飞絮问题并在聊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中提交相关提案的赵波委员说:“要根治飞絮,建议逐步更换树种,把飞絮的树种更换成适合北方生长的国槐、银杏或无絮杨柳等,也鼓励农林科技部门研发治理飞絮的新品种或其他绿色治理方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