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低空三年规划出炉 千亿级增长可期

2024-05-17 00:50:19 - 媒体滚动

来源:北京商报

作为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正逐步崭露头角,成为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5月16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北京市将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使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方案》也提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和6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在利好政策的加持下,北京市低空经济的发展将迈入新阶段。

北京低空三年规划出炉 千亿级增长可期

培育10家10亿元级龙头企业

《方案》明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北京市将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使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低空技术服务覆盖全国,低空产业国际国内影响力和品牌标识度大幅提高,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低空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在技术创新、标准政策、应用需求、安防反制等领域形成全国引领示范,带动全市经济增长超1000亿元。

为此,《方案》还提出了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实力显著跃升、应用场景形成示范、安防反制能力领先4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其中,在企业实力跃升方面,到2027年,要培育10亿元级龙头企业10家、过亿元产业链核心环节配套企业50家、技术服务企业100家。在应用场景示范方面,到2027年,要围绕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空中摆渡、城际通勤、特色文旅等,新增10个以上应用场景,开通3条以上面向周边地区的低空航线,基本建成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及低空应用生态。

相应地,《行动方案》也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其中,北京市将成立由市领导牵头的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推动解决一批低空经济重大政策、重点事项和重要问题。同时,还将研究制定任务清单,建立军地民协同机制,统筹推进空域管理、空管服务、需求集散等各项事项。

在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金伟看来,目前我国低空经济还处于培育阶段,无论是企业研发还是场景应用,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在政策利好之下,未来如果低空经济的物流配送、载人空运等各个领域都能实现常态化运营,每个领域或许都能撬动万亿级市场。

探索分体式飞行汽车新业态

针对如何实现三年目标,《方案》围绕持续加强低空经济技术创新引领、巩固低空制造全产业链竞争力、构建监管及运行服务技术支撑体系、打造全国低空飞行应用创新示范、优化低空基础设施、形成低空安防反制全国标杆6个方向,提出了20项重点任务。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打造全国低空飞行应用创新示范这一方向,《方案》强调,要创新并开放多元应用场景。具体来看,在城际通勤方面,要建立大兴机场与雄安新区,首都机场与天津、廊坊等地区的通勤航路航线,探索分体式飞行汽车城际通勤+城内摆渡应用新业态。

公开资料显示,分体式飞行汽车是一种将飞行器与地面行驶汽车进行模块化设计的交通工具,由陆行体和飞行体两部分构成。相比于结构一体式飞行汽车,分体式飞行汽车具有充分发挥近地飞行器与地面行驶底盘各自优点、智慧交通优势、最优化能量效益的特点。它可通过陆空协同精确感知定位、智能决策规划和自动引导对接等技术实现模块组合重构,切换陆空不同行驶模式。

金伟表示,利用分体式飞行汽车的可切换特点,从北京两机场到周边地区的通航上使用飞行体,城内通勤则使用陆行体,有利于促进地面与低空交通的协同运行。

金伟还表示,在发展低空经济上,北京也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在科技创新方面,北京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丰富的人才资源,在无人机、低空飞行器等关键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此外,北京地区经济资本结构完善,有利于形成低空经济产业聚集。

“北京具有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信号控制设备,同时也具有自动驾驶示范区,在信号管控方面经验丰富。未来,北京的低空飞行市场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金伟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关子辰牛清妍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