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有效发挥中央银行职能和重要作用——访日本银行理事清水季子

2024-05-07 11:09:15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金融杂志

《中国金融》|有效发挥中央银行职能和重要作用——访日本银行理事清水季子

受访者简介:清水季子(ShimizuTokiko),日本银行理事(行长助理),获得东京大学城市工程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国际政策研究硕士学位。1987年加入日本银行,在金融市场局和金融机构局等工作;2010年被任命为日本银行高松分行行长,成为日本银行第一位女性分行行长;2016年至2018年,担任日本银行欧洲总负责人;2018年以来,担任日本银行名古屋分行行长;2020年5月,担任日本银行理事,成为首位担任此职的女性。2023年入选美国《福布斯》发布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名女性”榜单。

作者|《中国金融》记者 张黎黎

文章|《中国金融》2024年第9期

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如何有效履行相关职能、发挥重要作用备受关注。中央银行不仅在制定实施货币政策、维护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等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在促进国际金融合作、参与国际治理和研讨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转型成为国际共识的背景下,各国中央银行更是持续强化国际合作,以期携手应对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日本银行理事(行长助理)清水季子女士参与了“投资亚洲未来”分论坛的讨论,她强调国际社会对亚洲经济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亚洲经济和金融市场表现出了非常强的韧性,她相信未来来自亚洲经济金融的活力会撬动世界经济发展。在亚洲经济崛起的背景下,亚洲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亚洲各经济体的市场关联性越来越强,中央银行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次的采访我们就先从亚洲经济谈起。

记者:很高兴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与您见面,谢谢您接受《中国金融》的采访。在过去的四年里,您作为日本银行理事(行长助理)出席了许多国际会议,并在担任日本银行亚洲总负责人、欧洲总负责人兼伦敦代表处首席代表期间与许多金融机构和企业高管进行了沟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您如何看待亚洲经济的崛起?请结合您的职业生涯谈谈感受。

清水季子:很高兴接受您的采访,正如我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投资亚洲未来”分论坛中谈到的,亚洲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亚洲在全球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我认为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亚洲经济规模的增长。亚洲经济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数据显示,当前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亚洲经济体的GDP约占全球GDP的38%,而在1990年这个数字约为23%,这意味着30多年的时间亚洲经济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亚洲经济和金融体系也都展现出了强劲韧性。二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快速发展。亚洲的制造业不仅有汽车产业,还有机器人制造等其他产业。亚洲地区的科技进步成为亚洲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每年要参加近20次国际会议,无论是参加G7、G20会议还是其他国际会议,总有许多关于亚洲正在发生什么和亚洲未来前景如何的讨论。这些也是我们如何看待亚洲经济崛起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未来亚洲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亚洲的科技进步在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中也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记者:在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共识的背景下,人们对绿色金融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强化国际合作成为各国应对气候挑战的必然选择。亚洲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何重要性?日本银行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应对气候挑战方面有哪些举措?

清水季子:当前,全球面临着两个方面的转型,一个是数字化转型,另一个是绿色转型。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亚洲地区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半,亚洲面临着严峻的气候挑战,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一个重要区域。此外,亚洲也是最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更为复杂的是,许多亚洲经济体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同时,还要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满足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亚洲地区不仅需要将应对气候变化提上重要议程,还需要吸引来自全球的资金投资于绿色转型相关领域。亚洲地区面临的挑战使得资金筹措变得特别重要。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亚洲有能力应对这些挑战,并将从有效管理气候风险带来的机遇中受益。亚洲许多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仍在继续。这些地区有机会确保新的基础设施具备更强的气候适应性,能够更好地抵御气候相关风险。与此同时,亚洲主要经济体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拥有先进技术,这有助于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优势,并与世界其他地区加强沟通合作、分享最佳实践,亚洲可以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领导者。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日本银行已经开始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为日本银行业提供资金支持,有60%的日本的银行已经获得了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这意味着日本银行通过银行业提供了大量资金用于应对气候变化,这些资金也支持了许多企业的绿色转型。同时,日本银行还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讨论,成立“气候变化应对协同中心”,发布《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此外,日本银行还与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加强交流合作,讨论如何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方面,日本银行正在与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加强合作,推动对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的投资,以促进区域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积极应对气候挑战。例如,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会议组织(EMEAP)一直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影响,日本银行积极加强与其他国家中央银行的合作,推动EMEAP发起设立的亚洲债券基金(AsianBondFund,ABF)扩大投资范围,以促进该地区以本币计价的绿色债券市场进一步深化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支持。

记者:您在担任日本银行亚洲总负责人和理事期间广泛参与了中日两国中央银行的金融合作。据了解,您曾参与起草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也见证了中日两国中央银行为维护两国金融稳定、支持双边经济和金融活动发展所作出的努力。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中日两国中央银行的合作历程,以及您的感受。

清水季子:在谈两国中央银行合作历程前,我想先说说日本银行与中国的“缘分”。日本银行与中国“结缘”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日本银行与中国建立联系大约是在1972年,也就是日中邦交正常化的那一年。日本银行向当时担任两国贸易“窗口”的位于北京的LT贸易(也称备忘录贸易)代表处派遣了工作人员。1973年,日本设立驻北京大使馆,日本银行工作人员被派往日本驻北京大使馆办公,在那里工作了30年,直到2003年日本银行北京代表处成立。2023年12月北京代表处举办了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

除了向中国北京派遣工作人员,日本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还通过互访加深了双方的合作。日本银行代表团于1974年第一次访问中国人民银行,随后时任总裁于1976年访问了中国人民银行。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时任副行长率团访问日本银行。在20世纪70年代,日中两国中央银行之间的交流已经变得活跃起来。自那以后,双方的互访一直在继续,截至2019年,双方已经开展了16次互访。

我个人也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同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14年至2016年,我在日本银行国际局担任亚洲总负责人期间,基本每三个月就会到中国访问,我对此有着美好的回忆。当时,我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同行、经济学家和专家学者就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重启了中国人民银行和日本银行之间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讨论,我们就协议的可能框架进行了广泛交流,以使协议内容契合新时代要求、适应两国中央银行不断变化的环境,并有助于深化两国之间的经济和金融合作。虽然日中双方的立场会有所不同,但我们能够为同一个目标同心协力坦诚交流,这让我非常怀念。之后,经过双方的沟通协调,日中两国中央银行于2018年签署了该协议。

2023年12月,作为负责国际事务的日本银行理事,我率领第17次实务访华团到中国,时隔7年,我再次感受到中国北京的活力以及中国朋友们的热情好客,我深受感动。我相信日本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合作将不断深化。

记者:2024年3月19日,日本银行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决定解除负利率政策,将政策利率设定在0~0.1%,并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这是日本银行自2007年2月以来时隔17年首次加息,长达8年的负利率时代正式终结。日本银行选择在这个时候调整货币政策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清水季子:日本银行在今年3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作出了改变货币政策框架的决定。我们评估了工资和价格之间的良性循环状况,并判断到2025财年末(即到2024年1月展望报告预测期结束时),2%的价格稳定目标将以可持续且稳定的方式实现。实现价格稳定目标并非易事,尤其是在日本,人们深深地认为价格是不容易改变的。围绕2%的价格稳定目标,日本银行将从可持续且稳定实现目标的角度,根据经济活动和价格的发展以及金融状况,酌情实施货币政策,将短期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工具,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持续一段时间。

具体而言,关于短期利率,日本银行鼓励将无抵押隔夜拆借利率保持在0~0.1%;关于购买日本政府债券,日本银行将继续购买与以前大致相同的额度;关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J-REITs),日本银行将停止购买;关于商业票据(CP)和公司债券,日本银行将逐步减少购买量,并将在大约一年后停止购买。

日本银行之所以作出货币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日本经济已经实现了温和复苏,尽管部分领域还有一些疲软,但展望未来,预计2024财年经济将增长1.2%,2025财年经济将增长1.0%,均高于潜在增长率。其次,从工资的发展情况来看,日本企业利润持续改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增加导致日本劳动力市场出现供给紧张局面,这些成为日本工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根据之前公布的年度春季劳资谈判的初步调查,2024年日本的平均工资增长将达到5.28%,高于2023年3.80%的平均工资涨幅。这也是自1991年以来超过5%的工资最高增幅。继2023年日本工资稳步增长之后,2024年工资很可能继续稳步增长。此外,来自日本企业的相关信息也表明,许多企业都坚持提高工资的立场。最后,从价格方面来看,虽然过去进口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上涨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已经减弱,但服务价格继续温和上涨,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迄今为止工资一直在温和上涨。

数据和相关信息表明,工资和价格之间的良性循环变得更加稳固,所以日本银行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框架,但根据目前对经济活动和物价的展望,日本银行预计将维持宽松的金融市场条件。

记者:中日两国中央银行在促进亚洲金融合作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清水季子:在亚洲经济崛起的背景下,亚洲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亚洲各经济体的市场关联性也越来越强,中央银行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不仅包括从宏观审慎角度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促进跨境支付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展与其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等等。

具体而言,我从两个领域来谈谈日中两国中央银行如何促进亚洲金融合作。一是推动绿色转型相关领域的金融合作。亚洲国家在推动传统高碳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同时,亚洲国家也面临着严峻的气候挑战,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亚洲国家迫切需要加强相关领域金融合作。中国人民银行是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合主席,在推动亚洲可持续金融合作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日本银行也将与亚洲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加强金融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转型提供支持。

二是推动维护金融稳定领域的合作。一方面,发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积极作用。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是支持两国金融稳定的重要机制安排之一。两国通过本币互换可相互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这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两国金融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日中两国中央银行可以在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亚洲金融安全网建设。旨在维护亚洲区域金融稳定的东盟与日中韩(“10+3”)合作框架下的清迈倡议自2000年创立以来,不断改革完善,日中两国中央银行未来可以推动各方加强金融合作、进一步优化清迈倡议功能,以期增强亚洲地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为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作出贡献。■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