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4月份通胀数据回落 专家认为美联储年内降息仍存可能

2024-05-16 16:59:00 - 证券日报之声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韩昱

    据新华财经消息,北京时间5月15日晚,美国4月份通胀数据“出炉”。数据显示,4月份美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3.4%,低于3月份的3.5%水平,符合市场预期。环比增长0.3%,低于预期和前值0.4%水平。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4月份美国核心CPI同比增长3.6%,低于前值的3.8%水平,与市场预期持平。核心CPI环比增长0.3%,为2023年12月份以来新低,也低于预期与前值。

    对于上述数据,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CPI数据在此前连续4个月强于预测后,终于出现了延续缓和的迹象。虽然美国通胀整体仍具有黏性,但如果可以延续当前趋势,则会为美联储对通胀的稳定回落提供信心。

    事实上,虽然最新通胀数据有所回落,但近期美联储官员释放出的信号分歧较大,也显示出后续货币政策调整的复杂性。例如,据新华财经消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日表示,美联储需要保持耐心,等待更多证据表明高利率正在抑制通胀,因此需要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利率在高位。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则释放出较为“鸽派”的信号,认为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很可能是降低利率。

    章俊表示,美国CPI数据主要项目中食品价格稳定,能源价格回升幅度有限,核心商品延续通缩,居住成本降幅改善,而核心服务价格稍有缓和,可以为美国二、三季度通胀的缓慢降低提供信心。不过,仍维持2024年CPI同比增速中枢3.1%的判断和年内2次降息的预期,而四季度美国通胀的潜在回升也令美联储警惕。他表示,目前倾向于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弱化对失业率的抬升更可能成为触发美联储降息的理由。

    北京时间5月2日凌晨,美联储公布5月份货币政策会议决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也是自去年9月份以来连续第6次维持利率不变。同时宣布将从6月份起放缓资产负债表缩减速度。

    对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美联储是否降息依赖供给侧变化。关于未来降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出目前一季度的数据不支持降息,但还要看未来2至3个季度经济数据表现(如通胀水平、经济增速、总需求、劳动力市场、工资增速等),这暗示若美国经济年底出现实质性转向,年内降息仍存可能。

    他认为,基准情景是2024年四季度美联储将开启降息,预计为11月份或12月份,降息1至2次(1次降息概率最大),降息幅度在25个至50个基点。在其他情景下,如果美国经济进入“温和衰退”,降息幅度可能为75个至100个基点;如果遭遇“硬衰退”,降息幅度可能达到100个至200个基点。此外,高利率的累积效应在通胀阶段性反弹结束后可能会加剧美国经济压力,导致更为频繁的降息行为。

    在章俊看来,未来可能有三个因素带动美国通胀缓慢下行,支持两次降息。这三个因素包括高利率环境下私人部门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弱化;市场此前显著压缩降息预期后金融条件的收紧和投融资预期的改变;通胀中以居住成本、运输服务中的机动车保险以及金融服务为代表的滞后项目依然存在同比进一步回落的空间。他表示,预计未来两个季度的通胀数据难以使美联储不降息甚至加息,年内50个基点的降息以及9月份首次降息还是基准情况。

(编辑孙倩)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