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两新”、力保重点,浙江、湖北全力推进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 强保障 促发展

2024-05-16 14:55:33 - 媒体滚动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五项举措支持保障“两新”行动实施

近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强化土地要素保障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从规划空间、计划指标、土地供应、存量挖潜、增值服务五方面支持和保障“两新”行动实施。

在规划空间方面,《措施》明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优化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布局,统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转贮存及再生资源回收等公用设施建设,合理确定用地规模,推动项目妥善选址落位。对有特定选址要求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转贮存及再生资源回收等公用设施新增建设用地,在符合用地类型和规模管控的前提下,允许在城镇开发边界外布局。

在计划指标方面,《措施》提出,支持“两新”项目申报国家及省级重大项目,对被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的,争取国家“应保尽保”;对省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用地,在跨省增减挂钩指标安排上优先给予支持;对被纳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库的优先兑现用地指标;对其他项目,由各地统筹新增建设用地和存量土地资源,有效保障项目落地。

在土地供应方面,《措施》明确,加强项目用地供需对接,将部门排摸的“两新”项目用地纳入土地供应计划,保障其合理用地需求。同时,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规定的项目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对只有一个意向用地者的非经营性用地,可按照协议方式出让(租赁);对需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的,按照准公共产品的定位,合理确定出让底价,把握低于同类地段同类性质的供地价格。

在存量挖潜方面,《措施》提出,鼓励各地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用于“两新”项目建设,支持现有项目进行“零土地”技术改造,支持各地探索对存量建筑实施用途转换。

在增值服务方面,《措施》明确,优化用地规划许可、土地交易“一键”退保证金、不动产登记等服务,持续优化土地市场营商环境。

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持续开展要素保障上门服务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日前透露,今年以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持续开展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上门服务行动,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已批准建设用地7.31万亩,助力392个省级重点项目落地。

今年以来,湖北自然资源系统积极推动项目用地审批提速,争取国家批复重大项目15个、用地3.9万亩,分别是去年同期的2.5倍、7.2倍,拉动投资1384亿元。以先行用地方式服务襄宜高速宜昌段、南漳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提早开工建设,项目数量和用地面积同比分别增长50%、18%。沪渝高速公路武汉至黄石段改扩建先行用地从报部到通过会审仅用时2天,刷新了报批速度纪录。

湖北自然资源系统用活用足多项创新政策,725个省级重点项目从中获益。推进黄石、黄冈、宜昌、随州等地44个重点项目优化调整城镇开发边界。统筹增量存量流量,优化要素差异化配置。争取国家下达湖北省土地计划基础指标6.94万亩(同比增长14%),以增存挂钩盘活存量保底获取计划指标12万亩,省级统筹兜底保障重大项目耕地占补指标7400亩。同时,深化制度改革,持续提升审批质效。承接用地审批权下放的8个市(州)和4个县(市)批准用地4.08万亩,同比增长46%,市级审查一次通过率提高13个百分点。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行用地审批“一个处室办到底”工作模式,实现审批环节再减少、审批时间再压缩。实施“五证同发”改革,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据悉,湖北厅去年印发上门服务相关方案,要求全省自然资源部门聚焦省委、省政府重点关注的29条高速、“5+3+5”铁路、13个已办理用地预审的抽水蓄能及国家给予指标支持的火电能源项目,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与发展改革、交通运输、水利、能源部门及重点用地单位建立对口联系帮扶机制,精准对接、精准指导、精准服务、精准施策,协调解决项目用地问题,推动项目用地快报快批,保障项目早落地、早投产。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