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世茂锁定退市,昔日“豪宅教父”许荣茂作别A股

2024-05-16 15:41:17 - 第一财经

截至一季度末,*ST世茂有约3.67万户股东。

闽系房企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600823.SH,*ST世茂)也进入退市倒计时。

5月15日晚,*ST世茂称当日收到上交所下发的《关于拟终止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上述告知书显示,2024年4月12日至2024年5月15日期间,*ST世茂的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4月修订)》第9.2.1条的规定,*ST世茂的股票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对*ST世茂的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

*ST世茂股票自2024年5月16日开市起停牌,股价定格在5月15日的收盘价,报0.43元,总市值约16亿元。

同时,上交所将在世茂股份提出听证、陈述和申辩的有关期限届满后15个交易日内,召开上市委员会。而后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议意见,作出是否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此后,上交所在公告上市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之日后5个交易日内对其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ST世茂股东总户数约3.67万户。

对*ST世茂而言,这一最终摘牌日将在6月上旬到来,超30年的上市历程也即将画上句点。

出生在福建的许荣茂是*ST世茂的实际控制人,20年80年代在香港从金融和纺织服装起家,积累起了早期资本。1989年,许荣茂正式进军房地产,凭借在北京开发的亚运花园等各类高端住宅声名鹊起,此后布局上海市场,以陆家嘴滨江的世茂滨江花园为标杆开辟出“滨江模式”,成为日后世茂楼盘的象征,也让许荣茂一举成为“豪宅教父”。

开发业务突飞猛进之时,许荣茂也逐步推动各项核心资产登陆资本市场。

2000年,许荣茂入主上海老牌上市公司万象集团,此后将其更名为世茂股份,在A股实现借壳上市,专注于商业地产的开发销售与运营,并将万象集团位于南京路的地块打造成为日后的上海世茂广场。此后的2006年,主要从事住宅开发、投资及酒店营运的世茂集团(00813.HK)在香港上市,该公司也是世茂股份的控股股东。

借着中国城市和房地产的高速发展之势,世茂系迅速壮大,在许多核心城市都建有标志性建筑,包括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深圳世茂深港国际中心、广州世茂汇金中心等;销售额也在2019年实现超2600亿元,跻身行业前十。2020年,许荣茂旗下第三家上市公司世茂服务(00873.HK)也登陆港股。

这一期间,许荣茂家族的财富也迅速膨胀,成为各类富豪榜单的常客。2001年,他便首次跻身《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五强;2002年,又以65亿元的身家登上胡润中国富豪榜;2017年,许荣茂家族再次位列《2017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22名。

尽管版图和财富都在快速膨胀,但这一期间的世茂系却以稳健著称,世茂集团还曾被国际评级机构评为投资级的地产公司。

不过,2021年以来,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曾经的“优等生”世茂也开始出现风险。2021年末,世茂集团传出了信托逾期的传闻,此后为缓解流动性压力多次处置了位于上海等城市的核心资产,但仍在2022年7月因一笔10亿美元的境外债正式宣告违约,并开启了境外债务全面重组的进程。

2023年5月,世茂股份则因2022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而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为“ST世茂”。

但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世茂的自我造血能力修复缓慢,经营表现不佳。自2021年起,*ST世茂连续三年营收下滑,2022年的同比降幅甚至达到70%以上;这期间的归母净利润也出现大幅亏损,2022年、2023年两年合计净亏超135亿元,今年一季度又亏损了6447万元。

至今,世茂系的债务风险还未完全解除。据披露,截至2023年末,世茂集团借贷总额约2640亿元,超1990亿元将在未来12个月内到期偿还,而同期的现金总额仅214亿元;债务重组方案目前仍在推进中。截至4月30日,*ST世茂共有120.55亿元的各类债务未能按期支付,而这一数据还在持续累加。

面对接连亏损的经营状况和持续扩大的债务额,*ST世茂表示,主要是自2022年以来,公司销售情况大幅度下滑的形势尚未好转,融资渠道收窄、受限的局面也未有效改观,公司仍面临流动性紧张的问题。

*ST世茂同时表示,为化解公司债务风险,公司正全力协调各方积极筹措资金,并在持有人会议的沟通协商机制下,制定相应的化解方案,积极解决当前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ST世茂在A股已濒临退市的边缘,世茂集团在港股则接连迎来大涨。5月10日,世茂集团股价一路飙涨,盘中最高涨幅突破90%,两个交易日累计涨幅翻倍,并突破1港元大关。

5月16日,世茂集团股价再度飘红,涨幅一度突破30%,截至发稿,报1.35港元,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暴涨近4倍。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世茂系在A股的上市主体走向退市,为推进债务重组的顺利进行等,实控人保住境外上市主体的意愿将明显增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