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绿而行,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5-16 05:45:45 - 四川日报

第34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来啦!就在5月13日,四川省节能宣传周在广安市启动。

节能,减的是碳,增的是绿。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绿色转型,节能攻坚”中,最亮眼的一个字就是绿。长年累月节能降耗的涓滴努力,都是为了“气质”“水质”“土质”更优,大地更绿美,家园更诗意。

绿色包含着活力和生机。而人们说起四川,就会想到山清水秀,会想到“竹林隐士”大熊猫,想到翠绿的竹子、充满生机的密林。近年来四川绿意更浓。就说广安市,2023年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产值增长19.1%,2021年至2023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1.3%,超额完成“十四五”进度目标。人不负巴山蜀水,山水亦不负人,就像频频大方示人的“蜀山之王”贡嘎山、“蜀山之后”幺妹峰,美丽四川新画卷越发迷人。

四川为什么能?“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生活的四川人,自然而然地,爱生活中的一部分——扮靓自己的家。

因为深爱,所以真干。四川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升到依法治省层面,融入改革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指挥棒”改革,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国土绿化方案,全面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作为牵头省份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等,都是动真格、下实功。这种深爱,洋溢在巴蜀儿女心中。费时25年带领一家三代把3000亩荒山变成林海的“四川好人”李秀雄,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青神县全国首创“十二分制”农资管理办法、泸定县首创“垃圾银行”等先行先试探索,都是广大巴蜀儿女创造性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

今天坚持绿色发展,壮士断腕的勇气不可或缺。在淘汰落后产能、关停环保不达标企业方面,四川相当“攒劲”。宜宾依水而建,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却也曾面临“化工围江、污染绕城”问题,经过痛下决心治污、减排、生态修复,碧水东流已是寻常景象。不纠结于眼前小利,算“大账”和“长远账”,四川向绿而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步伐很稳实。

绿美四川惹人醉。居全国首位的林地面积,超过全省面积70%的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资源,多个国家公园,约170个自然保护区……四川有资本自豪。继续奏响“绿色进行曲”,日日年年植此青绿,绿美四川日益惊艳世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