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迎118周年校庆 全校吃上校长研发的小麦“花式”馒头

2023-10-16 16:44:06 - 北京青年报

10月16日是中国农业大学118岁生日。这所致力于让国人“捧牢中国饭碗”的高校,校庆方式也非常有农业特色:不仅返校校友和全校同学都吃上了118套免费校庆餐,校长孙其信团队还将研制出的科技含量满满的小麦新品种研磨成粉,从学校鸡泽实验站运送到校,做成各式各样的“花式”馒头,用这份“校长严选”实力宠学生。

中国农大迎118周年校庆 全校吃上校长研发的小麦“花式”馒头

为了在118周年校庆迎接返校校友,中国农业大学各食堂精心设计、用心选材,烹制出118套校庆餐,在校庆日这天免费提供给校友们。这些校庆套餐多取了吉利的名字:飞黄腾达套餐、鱼跃龙门套餐、团圆狮子头套餐、牛气冲天套餐……里面不仅有多项学校的科研成果,更凝聚着中国农大的传统和精神内核,让校友们吃得开心又暖心。

中国农大迎118周年校庆 全校吃上校长研发的小麦“花式”馒头

此外,多个食堂今天上新了花样繁多的校庆馒头,采用的小麦品种“农大753”来由孙其信校长团队通过常规和分子育种相结合的途径最新选育的“高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与以往优质小麦品种相比,“农大753”实现了产量、品质和抗性的协同改良,打破了以往品种优质不高产、优质不抗病和品质不稳定的瓶颈,产量比普通小麦高,品质达到国家一级优质麦标准,适合生产优质面包、面条等食品。

中国农大迎118周年校庆 全校吃上校长研发的小麦“花式”馒头

据了解,一个小麦品种的培育周期通常为8至12年。“农大753”成功培育的背后是中国农大人夜以继日的付出。每年小麦播种、杂交、收获等关键环节,田里、实验室内都能看到孙其信校长的身影。如今,这支科研创新团队在优质高产高抗小麦资源鉴定、基因挖掘、分子机制解析、分子育种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还培育了以优质强筋小麦为代表的“农大761”“农大179”“农大3753”等系列品种,累计科技成果转化经费1000余万元,目前正在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得到广泛认可。“农大753”“农大761”等小麦品种在“十四五”期间推广面积可达500万亩以上,有望成为我国小麦生产的新一轮重要换代品种。

校庆日这天,在食堂师傅的精心制作下,各式各样的“花式”馒头垂搭配各色蔬菜汁,口感香甜、麦香四溢,让学生们大呼过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雷嘉

编辑/高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