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人社关注】优服务提质效 稳就业保民生——代表委员热议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4-03-06 18:16:00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

转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

【两会人社关注】优服务提质效 稳就业保民生——代表委员热议高质量充分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设置的

2024年就业预期目标

如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代表委员持续关注、建言献策

【两会人社关注】优服务提质效 稳就业保民生——代表委员热议高质量充分就业

【两会人社关注】优服务提质效 稳就业保民生——代表委员热议高质量充分就业

汇聚多方合力强化就业优先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民革福建省委会副主委、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葛桂录:

就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从全局层面统筹考虑,汇聚各部门合力。

全国人大代表、亿华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源头活水。建议大力推动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促进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副市长杨善竑:

建议各部门、各地要把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稳定作为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新空间,稳住中小企业“主渠道”,唱响基层就业“主旋律”,打好灵活就业和创新创业“组合拳”。要提前介入开展职业指导,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与促进本地产业发展相结合。

【两会人社关注】优服务提质效 稳就业保民生——代表委员热议高质量充分就业

关注青年群体提升就业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委员、成都工业学院副校长张祖涛:

加大对新兴行业的扶持力度,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增加企业就业岗位、社会组织就业岗位、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及政策性公益性岗位,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和基层就业空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云南工商学院董事长李孝轩:

建议把国家战略急需的学科专业做精,把产业紧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做强,把新兴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做实,固本强基、交叉融合、择优培育。深化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人才供给的前瞻性、适配性和耦合度。

还应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数据的信息发布制度,尽量降低数据和信息迟滞,消除信息壁垒,为调节人才供需提供有效服务,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省政协提案委专职副主任熊水龙:

针对高校毕业生,可以举办职业指导进校园活动,推出“职业指导公开课”和“职业指导直播课”,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探索开展大学生职业初体验活动,引导大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实地参观,更深入接触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

【两会人社关注】优服务提质效 稳就业保民生——代表委员热议高质量充分就业

措施与时俱进服务不断优化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邯郸市科协主席凌涛:

建议利用市场化配置手段,建设各类产业园和零工市场,搭建供需对接桥梁,让有就业需求人员有平台、有途径、有渠道,促进充分就业;打造“一站式”“不打烊”服务,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做好平台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大学生见习实习实训基地,有效提升保障能力,充分实现稳岗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

深入推动简政放权,降低企业创业展业门槛,吸引更多创业者,催生更多市场主体,从而带动更多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

就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提升灵活就业者的就业水平,提高他们的权益保障和就业质量,是目前较为重要的工作。建议一方面将劳动力进行分类培训,另一方面引导劳动力向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流动。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昌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质检员刘桂梅:

建议利用好直播带岗,为求职者提供更多选择的方向和空间,也为企业搭建线上沟通的“云端桥梁”。

综合中国劳动保障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网、中国经济时报、安徽日报等

本期编辑:王瑶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