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变化影响经济增长?专家建议这样应对

2023-09-24 23:50:20 - 国际金融报

人口老龄化和结构变化是影响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长变量之一,作用于包括消费、投资和储蓄模式、长期通胀以及创新活动等重要的宏观经济因素。去年,中国总社会融资规模在6年中首次下降,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人口结构变化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中国又应当如何应对?9月24日下午,一场以“人口结构变化:不可忽视的长变量”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在外滩金融峰上举行,三位国内外的专家大咖就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人口结构变化影响经济增长?专家建议这样应对

人口新常态将带来中国经济新常态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指出,人口的新常态将带来全新的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一方面,自2011年以来,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一直在下降,这样一个趋势使得我们的劳动力人口日益短缺,对我们的生产率、人力成本产生了影响,所以给我们留有的余地并不充裕。另一方面,2021年年龄超过65岁的人口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14%,达到老龄化人口的标杆。这两个现象同时出现,说明我们人口进入了‘新常态’。”蔡昉分析道。

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经济增长和结构产生哪些影响?

蔡昉指出,经济的第一个“新常态”就是供应端将会受到一个巨大的冲击。可以看到,潜在的增长率在放缓,实际增长也真的在放缓。另外,人口老龄化也会在需求端形成一个新掣肘。历史数据显示,老年人口占到14%以后,消费占GDP的比重就会下降。与此同时,老龄化的状态下储蓄率也会增加。

“所以对中国来说,一方面经济进入了一个新常态,与此同时,我们还有一些全新的老龄化特征,所以我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新常态’。”蔡昉表示,“在未来整个抚养比会越来越高,从整个大的消费局面来看,我们的任务会越来越艰巨。”

应对人口结构变化难题

放眼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在诸多国家十分突出,中国应当如何应对,又有哪些国外经验可供参考?

结合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前车之鉴”,青山学院大学特聘教授、日本央行原行长白川方明指出,首先,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人口变化的重要性,要做好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否则财政赤字就会愈演愈烈。第二,要提高生产效率。中国现在在接受新科技方面比其他国家更加开放,可以考虑采取先进技术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第三,应该考虑社会成本,例如子女抚养成本、女性生育成本等,这些对劳动力的供应存在影响,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国因地制宜地作出调整。

“要区分长期和短期的疲软。”白川方明最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建议道,“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经济效率降低,也会影响到长期的增长潜力,因此我给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就是不要混淆或是错误的认识短期的经济衰退和长期的经济衰退。”

“中国的老龄化某些方面是有中国特色的,和其他国家的情形不一样。”英国科学院院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荣休教授CharlesGOODHART指出,“我想给中国的建议是,如果老年人身体还健康的话,可以给他们继续工作的机会。如果他们身体有恙不适宜再工作,对于这部分群体特别是失能老人,也要给他们提供救助。”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