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岩坠入江中,该如何应对?看重庆如何用数字化手段推进危岩地灾风险管控

2024-03-25 11:02:10 - 媒体滚动

一旦三峡库区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岩坠入江中,会产生多高的涌浪、影响范围有多大?这些以前较难获取的数据,如今通过涌浪模型就可清楚掌握,并依托“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第一时间了解受影响区域情况。一旦达到相应级别,立即启动预警响应机制,最大程度减轻危岩地灾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为做好三峡库区危岩等地灾防治,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积极推进危岩地灾风险数字化治理,融合了全市2068个雨量站实时数据和4208个小流域、66077个地质斜坡单元矢量数据,构建了危岩地灾防治数据专题库,建设了“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在地灾防治数字化实战实效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实现了一屏总揽、一键调度、一体联动、一网共治。

聚焦“五个一体化”

推进数字化治理,数据是基础。为做到“心中有数”,重庆局运用人工巡查排查、面域调查、专项调查等多种手段,对全市约1.4万处地灾隐患点进行了地毯式摸排,全面调查各地灾隐患点的位置、规模等级、影响范围、威胁人口、群测群防员等信息,形成了3400多万条数据。

数据有了,重庆局开始谋划建设“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为此,重庆局从体系重构、流程再造、制度重塑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各部门横向协同、各层级纵向贯通,强化数据共享和应用。同时,采用清单化管理的方式,落实属地、属事责任,及时发布责任清单、隐患清单、闭环管理清单等,进一步压实地灾防治责任。

据介绍,“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建设聚焦“五个一体化”目标,即业务工作一体化、点线面一体化、感知推演一体化、决策调度一体化、行业内外一体化。

在业务工作一体化方面,打造地灾防治一体化工作台,实现地灾防治业务全域全流程数字化,做到地灾防治“时时数字化、事事数字化”,地灾防治信息一个口子进,业务一个平台办,打造结构化、体系化、可视化的地灾防治应用。

在点线面一体化方面,按照“一点一策、一线一策、一面一策”的原则,打通风险隐患识别、监测、调度、治理全业务链条,实现隐患点、危险线、风险区与小流域点线面一体化全面管控,全力化解灾害风险。

在感知推演一体化方面,构建空天地、岸上水下一体化的全要素、全时空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地灾信息空间分析,多途径分析挖掘隐含信息,为风险隐患的识别、分析、管理、危险评估、风险管控提供更直观的辅助功能,实现模拟、分析和展示地灾变化特征与趋势。

在决策调度一体化方面,实现地灾险情、预警信息等紧急事件跨层级、跨部门高效协同处置,一屏集成实时气象、监测预警、三维实景、视频监控、事件分布等多维度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服务。

在行业内外一体化方面,依托“渝快政”“渝快办”等应用,实现隐患风险快速上报、地灾信息快速获取、宣传培训全面普及,打通地灾防御的“最后一公里”,调动公众参与地灾防治和捐赠防灾的积极性。

密织协同处置“一张网”

建设“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好用是关键。地灾防治工作涉及风险识别、研判、预警、响应、处置、解除及源头管控等多个环节。针对此,该应用构建了相应的多跨场景。

例如,风险研判场景可辅助专家确定受威胁人员范围、数量,优化撤离路线。依托风险预警场景,相关部门可利用实时气象降雨数据,叠加已有风险隐患本底,判断风险预警等级。风险响应场景主要用于实施临灾联合指挥,在线调度专家、车辆,管理调配物资。风险处置场景有助于确定人员避险转移路线、快速制定处置方案。风险解除场景主要用于汇总灾险情处置资料,评估风险隐患处置效果。

完成应用场景构建后,“危岩地灾风险管控”于2023年8月上线试运行。经过迭代升级,该应用在巫山、奉节等区县处置地灾险情中取得了实效,避免了重大伤亡事件发生。

如今,重庆局通过该应用横向打通了应急管理、交通、水利等市级部门,纵向贯通了区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等区县部门,以及社区、村等基层治理人员。一旦出现地灾预警,该应用可及时“叫醒叫应”相关责任人,将预警信息精准传递到村、到户、到人,让大家闻令而动、立即响应、即刻处置,当“防灾明白人”,密织地灾防治协同处置“一张网”。

提升科技防灾实战实效能力

为提升科技防灾实战实效能力,重庆局还开展了涌浪模型、剖面分析、电子围栏、专业监测、小流域模拟等10余项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成果。

如果一处大的危岩坠入江中,将对航道安全造成威胁,该如何应对?通过涌浪模型模拟危岩掉落后产生的涌浪高度、影响范围,实现在“一张图”上看到受影响房屋建筑、人口分布、船舶航行等情况,“一键式”触发预警响应机制,并通过电子围栏技术,拦截进入影响区域的船只。

如果一处山区突降暴雨引发地灾风险,群众该往哪里撤离?通过地灾风险预警模型,可动态模拟降雨过程,明确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地灾风险预警等级,精细划定转移撤离范围,科学布局设置临时安置点,力争让群众步行30分钟内完成避险转移。

下一步,围绕“数字重庆”建设,重庆局将进一步梳理核心业务,加快市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等建设,更好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