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电商平台普通员工1年受贿9200多万!民企反腐,还要做更多

2024-05-15 19:01:10 - 上观新闻

转自:凡夫

据央视新闻报道,前不久,浙江杭州警方侦破一起民营企业内部腐败案件,引发广泛关注。报道显示,杭州一电商平台基础岗位运营人员王某,在短短一年时间,收受商家贿赂高达9200多万元。近期,为了应对内部腐败问题,很多民营企业相继发布反舞弊通报,已有多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不过,震慑之后,仍需要在标本兼治上下功夫。

电商平台普通员工一年受贿9200余万元

报道显示,王某负责这家电商平台家具类官方旗舰店入驻的初审业务。他从中发现所谓的“商机”,并很快将审批变成一门生意。违规审批,大肆收钱,短短一年,王某伙同多人共同收受贿赂高达1.3亿余元,其中自己的受贿金额为9200多万元。直到这家电商平台设置的举报通道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后,才揭开这个黑灰产业链的冰山一角。目前,王某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依法提起公诉,案件正在审理中。同时,随着案件的侦破,这家电商平台也被深深触动,他们没有想到一个基层的运营人员,竟然能够受贿如此之多。

杭州一电商平台普通员工1年受贿9200多万!民企反腐,还要做更多

据了解,除了招商审批环节之外,采购和投资环节也是民营企业内部腐败高发频发领域。公开报道显示,去年12月,北京警方侦破一家短视频平台企业内部贪腐案件,涉案员工陆某在供应商的围猎之下,不仅在采购环节为供应商大开方便之门,而且还利用职务便利为对方提供了大笔投资,给这家短视频平台企业造成了严重损失。目前,犯罪嫌疑人陆某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注意到,这些年,包括互联网企业在内的民企,正以大刀阔斧的姿态清理内部腐败。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也先后组建内部反腐部门,严查企业内部腐败行为。如腾讯成立“反舞弊调查部”,百度设立“职业道德委员会”,阿里巴巴成立“廉政合规部”,字节跳动成立“企业纪律与职业道德委员会”,美团成立“阳光委员会”等。多家互联网企业还公开曝光多起内部腐败案件。如,今年2月,腾讯集团发布2023年反舞弊工作通报显示,去年全年腾讯反舞弊调查部共发现并查处触犯“腾讯高压线”案件70余起,近20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今年3月,抖音集团发布2023年反舞弊通报,共23人因涉嫌违法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字节跳动企业纪律与职业道德委员会还于上个月通报61起员工违法违纪案件,涉事员工全部被辞退,其中4人涉嫌构成刑事犯罪。由于持有大量人脉、客户等资源,部分违反职业道德、失信的高管、员工,即便被原公司开除,还有可能被其他大公司聘用。针对这种情况,多家民营企业还先后联合成立阳光诚信联盟和企业反舞弊联盟。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注意到,前述字节跳动的通报中,涉嫌构成刑事犯罪的4人,均已被同步阳光诚信联盟及企业反舞弊联盟。

推动民营企业腐败源头治理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注意到,在依法惩治民企腐败方面,最高检、最高法已经有所部署。

去年7月31日,最高检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提到,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犯罪存在立案难、查办难、预防难,最高检将依法惩治影响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犯罪。依法加大对民营企业内部人员实施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受贿等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结合办案,推动民营企业腐败源头治理。

去年10月,最高法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提出,将研究制订司法解释,依法加大对民营企业工作人员职务侵占、挪用资金、行贿受贿、背信等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大追赃挽损力度。

此外,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到,去年,全国各级法院有力支持民营企业反腐败、“打内鬼”,审结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案件6779件、8124人。

无论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还是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体量庞大的民企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包括互联网企业在内的民企正在进行的高调反腐,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不过,震慑之后,仍需要在标本兼治上下功夫。

目前,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我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第一款和第二款明确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同时,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不过,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的前提,主要还是依赖于犯罪嫌疑人所在公司主动报案。如果部分公司考虑到社会影响,不愿意报案或仅仅在涉案人员“吐出”赃款后开除了事,司法机关就很难主动介入。

此外,分析近年来民营企业内部的贪腐案件也能发现一些共性。包括,犯罪主体往往是企业中高层,手中拥有企业赋予的管理权力,并了解业务各个环节存在的漏洞与不足;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往往利用岗位优势和信息不对称,掩盖自己的犯罪行为,外界很难发现等。

民企腐败的发现难如何克服?民营企业腐败如何进行源头治理?民营企业如何建立健全内部腐败预防和治理机制?这些也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