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

2024-05-15 15:30:38 - 媒体滚动

关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

以隐去央视台标的GIF动图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东京奥运会赛事节目的直播和点播,被判赔500万元;“全方位”摹仿“野格”啤酒,被判赔1000万元……2023年,北京法院坚持严格保护理念,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多起案件判赔金额超过1000万元,显著提高了侵权者的违法成本,有效提升了对故意严重侵权行为的震慑效果。

日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下称北京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法院2023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并发布北京法院侵犯知识产权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

审理一批疑难案件

据北京高院副院长任雪峰介绍,2023年,北京全市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6.09万件,审结6.88万件,依法审理了一批疑难复杂、新类型及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指引作用,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激励保障科技创新、依法保护文化创意成果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在涉“利乐”包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中,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法院支持当事人的民事损害赔偿请求,严格依法规制垄断行为。

在“强硕68”植物新品种权无效行政纠纷案中,法院明确品种权人委托育种并回购繁殖材料的行为不属于导致品种丧失新颖性的销售行为,保护育种者研发及委托制种热情,有效激励育种创新。

在某导航电子地图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中,法院认定导航电子地图构成图形作品,并判决被告赔偿四某图新公司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该案系适用著作权法对导航电子地图进行保护的典型案例。

在涉“月光”舞蹈作品著作权纠纷申请再审审查系列案件中,法院认定结合了服装、妆容、道具等元素的舞者动作、姿势和表情的整体画面可以体现舞蹈作品的独创性表达,被诉静态舞蹈画面侵犯了涉案舞蹈作品的著作权,强化了对舞蹈作品的保护。

在“AI文生图”著作权纠纷案中,法院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保护路径作出了积极探索。

提高侵权违法成本

2022年4月,北京高院发布《关于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审理指南》。2023年,北京法院共在26件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较2022年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件量涨幅明显,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件涉及侵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案件类型。判赔金额从数万元至数千万元不等,惩罚性赔偿倍数自1倍至5倍不等。

据北京高院民三庭庭长张晓津介绍,这些案例呈现出案件类型多样化、总体判赔额有所提升、确定计算基数的路径更为优化、遏制故意严重侵权行为的成效进一步凸显等特点。

在“全方位”摹仿“野格”啤酒侵犯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中,被告从利口酒酒瓶标签、瓶盖、网站宣传等各方面摹仿权利标识,属于“全方位”品牌摹仿的情形,法院适用惩罚性赔偿,判决被告赔偿1000万元。

在历史文献汇编作品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一案中,法院认定被告在与原告经过磋商但未达成合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原告作品的情形构成故意侵权,并结合侵权人使用作品比例高、获利巨大、影响广泛等因素,认定侵权情节严重,判决被告赔偿140万元。

在以GIF动图形式向公众提供东京奥运会节目侵犯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中,法院在权利人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均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参照与侵权使用行为具有可比性的许可使用合同中的权利使用费作为惩罚性赔偿的计算基数,判决被告赔偿500万元。

在在线教育平台在职员工侵犯商业秘密纠纷一案中,法院认定企业员工在任职期间以对外接受咨询的方式变相售卖具有商业价值的企业经营数据的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侵权故意明显并对企业经营造成严重影响,判决被告赔偿50万元。

在超出授权许可使用期间使用作品侵犯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中,法院指出侵权人在签订作品授权许可使用协议之前即存在类似侵权行为,且在授权期限届满后无正当理由,未经权利人许可继续传播授权作品的,可以认定为具有侵权故意且情节严重,应当适用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在上述案件中的适用,对于依法惩治和震慑故意严重侵权行为,对于进一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张晓津表示。

推动纠纷源头治理

北京法院积极回应新时代首都发展中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为锚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服务。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依法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出台《为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司法保障工作规划(2023-2025)》,提出司法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发展的22项措施,为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样板”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件数量多年来居高不下的情况,北京法院与市版权局、首都版权协会共建“e版权”诉源共治体系,搭建全国首个版权非诉调解平台,2023年侵犯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下降53.2%。

此外,北京法院还与天津、河北两地法院建立跨域统一非诉调解平台,整合调解资源,在先引导开展诉前调解,促进纠纷源头治理。

“北京法院将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服务。”任雪峰表示。(本报记者祝文明)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原标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加大保护力度优化营商环境)

(编辑:晏如责任编辑:吕可珂审校:冯飞)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