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爱墨斗收藏的潘建超

2024-05-15 08:00:53 -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日报

挚爱墨斗收藏的潘建超

挚爱墨斗收藏的潘建超

潘建超收藏的墨斗。

本报通讯员常运锋

对于收藏大家都不陌生,但大部分都是收藏书画、陶瓷、玉器、青铜、杂项等等,而潘建超收藏的却是木匠用的工具“墨斗”。

潘建超生于1985年,成安县人。他自幼喜欢读书、手工制作,随手收藏了一些纸币、铜钱、邮票和粮票。在上学、工作、创业期间,他陆续收藏过烟标、酒瓶、书籍、报纸、门票、音像制品和一些小杂项。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收藏的东西都不成规模。

2019年7月的一天,他在大街上偶然一位正在做木旋工艺品的老艺人,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他当即购买了一个木旋口哨。意犹未尽,他又在网站上搜索其他木旋口哨样式,结果看到了一些古玩网站,发现那些网站上有很多精美老物件,特别是一只独具特色的墨斗,立马吸引住了他。“平常看到的墨斗都比较简单,就是一个长方的木头盒子伸出一条墨线,但这只墨斗外壁却雕刻着人物、动物、花草,而且带着强烈的寓意色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潘建超回忆说。经过和卖家的几次交流和沟通,他收藏了这只墨斗,从此开启了特色墨斗收藏之路。

潘建超专门对墨斗进行了了解。墨斗是木匠工具之首,相传由春秋时期的能工巧匠鲁班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墨斗有很多功能和寓意,它看似普通,实则意义深远。自从收藏了第一只雕画墨斗,他就刹不住了。他深知收藏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就暗自告诫自己只收10只墨斗就罢手。收够10只后他仍兴致不减,不久就收够了100只。不深入不知道,一深入不得了。那些特色墨斗形状不一,雕画各异,有的寓意福到、财到,有的雕有历史典故或戏剧故事,如“李白醉酒”“穆桂英挂帅”等等,妙趣横生。他越发欲罢不能,只能彻底“入坑”。

从此,他或在网上查寻,或处处留心询问,或到千里之外寻访,淘到了一只又一只孤品、精品墨斗,有时购入一只要花数千元。一次他在网上看到一只鞋形墨斗,做工精致,别具特色。卖家开始不愿卖,但得知他想办民俗展览后,当即以较低价格转让给了他,后来他们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通过收藏,他还结交了全国各地的众多收藏爱好者。

如今,他收藏的墨斗已达1200多只,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工艺品。他希望将来能建一家墨斗博物馆,让更多人去了解民俗老物件。他还收有其他民俗杂项500多件,包括不同形状的木工刨子、锤子、斧子,还有升、陶壶瓷壶、石雕、钱币、邮票等。今年4月,在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表彰大会上,他被授予“河北省著名民俗文物收藏家”称号。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