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快递面单沦为广告“牛皮癣”

2024-05-15 06:55:27 - 南宁晚报

■木须虫 

快递单上扫码广告泛滥并非新鲜事,早在2022年,安徽省消保委就对快递单上的二维码广告展开调查,并建议快递单广告发布者应停止以“福利”为噱头忽悠消费者,确保快递单上印制的内容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两年过去,这种诱导消费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改善。近日,记者走访多个快递驿站发现,仍有大量快递单上印有“扫码就送”“扫码送20元”等字样诱导消费,且多数扫码广告都印在加盟制快递公司面单上。(5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 

快递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快件投递相应成为广覆盖高频度的流通渠道,具备了广告信息推送载体的价值。因此,快递面单不单拓展了广告的业务渠道,同时,也给了快递投送企业以及电商企业一次附加增值的契机,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空间。

不过,广告是柄双刃剑,广告信息缺乏真实性甚至别有目的,就会是虚假广告,乃至是诈骗广告,电商或快递企业便沦为助纣为虐的帮凶。从报道调查的情况看,快递面单广告不仅普遍,而且以二维码占大多数的广告,推送的多是欺骗性信息,俨然是诈骗短信、垃圾短信的“快件版”。

抛开制作、发布、推送此类信息,属不属于违法,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不谈,就广告的形式来说,这样的广告多了,用户上当多了,快递面单广告很快便会像垃圾短信一样,丧失用户的信任,沦为广告“牛皮癣”,止于昙花一现。如此,对于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而言,显然是功利短浅、饮鸩止渴之举。

利用快递面单承揽广告合作,更宜有长远眼光,讲求细水慢流、长远获利,有所为有所不为。首先,合法承揽包装广告业务,依据《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规定,发布印刷品广告,需要具有代理与发布印刷品广告的资质,应当做好经营的备案工作,规避违法风险。其次,尽到广告内容的审查把关责任,把握好自身的主动权。如,对拟贴件的广告信息或者提供含有广告信息的单位,进行审验核实,对其中涉嫌虚假信息、广告欺骗的,拒绝合作。

当然,避免快递面单沦为广告“牛皮癣”,必要的监管不可或缺。要针对快递、电商点多面广的特点,进一步细化承揽面单广告各方的责任,明确规范办法,督促指导建立审查机制,支起“过滤网”。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