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黄金新高,是全球央行买起来的吗?【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2024-04-15 21:29:07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国盛证券宏观分析师,穆仁文

事件:近期美国就业、通胀数据均超预期,但黄金价格持续上涨,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核心结论:近期黄金价格走势与基本面背离,市场猜测“去美元化”背景下央行购买黄金是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研究有三点发现:1)各国央行购买黄金需求波动较大,近两年在总需求占比确实明显抬升;2)央行购买黄金与金价的相关性并不稳定,且3月全球央行黄金储备未见明显增长,因此央行可能并非近期金价上涨的核心因素;3)近年来各国央行购买黄金,“去美元化”应不是主因,更可能是避险情绪、保值需求等因素驱动。往后看,货币超发、地缘政治等的影响下,央行购买黄金可能仍是大趋势。继续提示:交易性因素扰动下,短期黄金价格可能有回调风险,但年内整体依然偏多。

1、近期看,黄金价格走势与基本面明显背离,出现了不少“宏大叙事”的解释,各国央行购买黄金是其中之一。

2、结构看,各国央行的黄金需求波动较大,占整体需求比重在5%-25%之间,但是近两年明显抬升、目前占比在23%左右。

3、原因看,央行购买黄金主要有四大考量:

>黄金作为全球通用的一般等价物,当外汇储备不足或者被限制使用时,黄金可直接用于国际贸易的支付和债务兑付等。

>黄金作为作为拥有实物价值的储备资产,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有利于主权货币国际化。

>黄金价值稳定,在全球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的的背景下,黄金配置需求增加。

>多角度来看,近年来“去美元化”可能并非央行购买黄金的核心驱动因素。

4、当下看,虽然各国央行购买黄金规模较高、且结构特征明显,但3月以来未见明显增长,换言之,央行可能并非推动本轮黄金价格持续上涨的核心因素。

5、往后看,鉴于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加大、叠加货币超发的大背景,央行购买黄金可能还是大趋势。继续提示:交易性因素的扰动下,短期黄金价格波动可能放大、并可能有回调风险,但年内整体依然偏多。

报告正文:

1、近期看,黄金价格走势与基本面明显背离,出现了不少“宏大叙事”的解释,各国央行购买黄金是其中之一。3月以来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尤其3月23日之后,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大多表现良好,美债和TIPS收益率持续走高,美元指数先升后降、整体变化不大,但黄金在短期盘整后开启新一波上涨、并持续创历史新高,与基本面明显背离。面对这种黄金价格与基本面之间的背离,市场出现了不少“宏大叙事”的解释,其中央行购买黄金作为储备资产推升金价是主流解释之一。

2、结构看,各国央行的黄金需求波动较大,占整体需求比重在5%-25%之间,但是近两年明显抬升、目前占比在23%左右。根据用途,黄金主要分为金饰制造、科技、投资以及央行需求四大方向,其中金饰制造和科技需求相对稳定,投资以及央行购金需求波动较大。近两年,央行购金在需求结构占比中明显提升,2023年全球黄金需求量为4448吨,其中央行和其他机构需求1037吨,占比23.3%、连续两年占比在20%以上(2022年占比23%),而2010-2021年这一比例均在15%以下。

本轮黄金新高,是全球央行买起来的吗?【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3、原因看,央行购买黄金主要有四大考量。

>黄金作为全球通用的一般等价物,当外汇储备不足或者被限制使用时,黄金可直接用于国际贸易的支付和债务兑付等。较为典型的案例有两个:一是委内瑞拉,其石油收入几乎是全部的创汇收入来源,但2015年起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外汇储备快速收缩,为偿还国际债务和平衡国内收支,动用了172吨黄金。二是俄罗斯,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相关制裁明显增加,其中为应对金融相关制裁,俄罗斯央行加快黄金储备,目前俄罗斯央行黄金储备达2329.6吨,较2014年增长1295吨,占其外汇储备比重也由2014年的8.4%大幅抬升至28.1%。

本轮黄金新高,是全球央行买起来的吗?【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本轮黄金新高,是全球央行买起来的吗?【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黄金作为作为拥有实物价值的储备资产,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有利于主权货币国际化。黄金作为拥有实物价值的储备资产,将其做为央行货币发行的基础,能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现代货币信用体系背后是国家信用的背书,当经济受到冲击或者全球政治环境恶化时,国家信用可能面临影响、主权货币的信用可能下降,而黄金的支撑能够增加主权货币的信用,从而有利于主权货币的国际化发展。

>黄金价值稳定,在全球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的的背景下,黄金配置需求增加。回顾看,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央行扩表速度明显加快,2020年之后,扩表速度进一步加快。以美国为例,美国存款机构最新资产规模达7.49万亿美元,较2019年底增长了78%、较2008年底增长了229%。在货币超发的背景下,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货币超发需要增持黄金来增强本国主权货币的信用,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发达国家货币超发导致持有的的外债资产贬值、可能增加黄金等稳定资产的配置。

本轮黄金新高,是全球央行买起来的吗?【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多角度来看,近年来“去美元化”可能并非央行购买黄金的核心驱动因素。1)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调查,在央行等机构的购金决策的影响因素中,多数是出于黄金的历史地位、避险和无违约风险的考量,认为“去美元化”与购金高度相关的仅4%、占比明显靠后;2)“去美元化”诉求较为强烈的国家,如俄罗斯增加的黄金净购买量并不大(2022至今仅增加黄金储备28吨,明显低于2014-2019年);3)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未有明显下降,2022年以来始终维持在58.5%上下,美国国债的持有者结构中,外国持有者比例也始终维持在30%附近。

本轮黄金新高,是全球央行买起来的吗?【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本轮黄金新高,是全球央行买起来的吗?【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4、当下看,虽然各国央行购买黄金规模较高、且结构特征明显,但3月以来未见明显增长,换言之,央行可能并非推动本轮黄金价格持续上涨的核心因素。

>2022年以来,各国央行黄金购买规模较高、但实际黄金储备增长并不快,且结构特征明显、我国央行黄金储备增量占比近60%。如前所述,2022-2023年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明显增长,占比较往年大幅提升。但从净购买量来看,2022-2023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并未显著增长,其中2022年末35483吨、较上年还减少了29.3吨。结构上看,我国央行是黄金的主要净购买力量,2022年11月以来我国央行黄金外汇储备增量达309.2吨,占整体央行黄金储备增量的比重为59.3%。

本轮黄金新高,是全球央行买起来的吗?【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本轮黄金新高,是全球央行买起来的吗?【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对金价影响来看,各国央行购买黄金与黄金价格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3月以来也未见明显增长,可能并非本轮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核心因素。回顾历史数据来看,各国央行购买黄金与金价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短期央行购买黄金并不一定会带来金价的上涨,近期较为典型的是2023年Q3,央行单季黄金购买规模达353.2吨、为2010年以来第二高,但同期黄金价格仍回落2.5%。从3月全球黄金储备变化来看,并未出现大幅的增加,较上月仅增长11.2吨。我国作为近年来的主要黄金净购买国,3月黄金储备7274万盎司,较上月增加16万盎司,这一增幅是2021年底以来最小增幅。据此,倾向于认为,各国央行黄金购买可能并非推动本轮黄金大幅上涨的核心因素。

本轮黄金新高,是全球央行买起来的吗?【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5、往后看,鉴于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加大、叠加货币超发的大背景,央行购买黄金可能还是大趋势。继续提示:交易性因素的扰动下,短期黄金价格波动可能放大、并可能有回调风险,但年内整体依然偏多。

>调查显示,央行购金意愿仍然较强,央行黄金储备可能继续增长。如前所述,近年来流动性泛滥,同时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增加,黄金配置的需求可能继续增长。根据世界黄金协会2023年年中的调查,认为未来12个月央行会增加黄金储备的比例为71%,这一比例为近五年最高、仅低于2020年。

本轮黄金新高,是全球央行买起来的吗?【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继续提示,短期金价波动可能放大、注意回调风险,年内整体仍然偏多。维持我们前期报告《本轮黄金大涨的复盘与展望》的观点:通过详细复盘、以史为鉴、多维度对比:本轮黄金上涨最开始有基本面支撑,之后逐渐脱离基本面,最可能是交易性因素主导、也就是破新高后的动量效应和“逼空”效应;往后看,短期黄金应有回调风险,但年内整体依然偏多,可等回调后择机配置。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与货币政策、地缘冲突等持续超预期,历史规律失效。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穆仁文,国盛宏观分析师;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分析师;刘安林,国盛宏观分析师;朱慧,国盛宏观分析师;薛舒宁,国盛宏观研究员。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4年4月15日发布的报告《本轮黄金新高,是全球央行买起来的吗?》,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穆仁文     S0680523060001    murenwen@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