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奔腾催生淄博县域“富民产业”

2024-05-24 15:48:33 - 淄博发布

转自:淄博发布

5月的高青县常家镇小开河村原址上,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麦子已经抽穗,眼看着就到了收获季节。田野里,1979年出生的王京永正与同伴们一起在麦田里忙碌。

黄河奔腾催生淄博县域“富民产业”

2019年,他和同村的五六个小伙伴合作,流转了村里500多亩农田,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仅喷药人工就得五六天。前几年,他们学习了新技术,购买了无人机,打药效率大大提高。

正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紧挨着麦田的黄河波澜不惊。王京永手拿遥控器,不一会儿,一架无人机从田埂上腾空而起,掠起的尘土随风飘出几十米远。无人机缓缓飞在麦田上空,随着航线,白雾般的药水在麦田上方均匀洒开。这样的工作日常,在六年前还是奢望。

黄河奔腾催生淄博县域“富民产业”

高青县黄河过境46.9公里,滩区内涉及17个村庄1443户5275人,全部采取外迁方式进行安置,共建设3处外迁安置社区,规划建设安置房55栋1848套,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2020年,随着高青县滩区居民迁建工程的推进,常家镇沿黄河的小开河村、成家村、五合庄、谢家村4个村庄进行了集体搬迁,合并为常盛社区,成为高青县城边的城市居民区。王京永家分了一套120多平方米的“大三居”。社区里都是六层带电梯的新房子,水电暖齐全,群众再也不用三天两头因水灾搬家了。

让滩区搬迁群众生活无忧,高青县实行安置社区、产业园区、农业园区“三区共建”发展模式,就近为迁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帮助群众过上安居乐业的新生活。在木李镇,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村里不少人在附近的产业园和企业上班,月工资好几千元。木李镇党委书记王栋说,他们积极在迁建社区周边布局得益乳业高端奶源基地、富硒果蔬产业带等项目,为滩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带动人均增收1.2万元。

黄河奔腾催生淄博县域“富民产业”

在木李镇得益乳业高端奶源基地记者看到,现代化的养殖场内,奶牛悠闲地吃着牧草。当地养殖场负责人刘建民说,今年,在木李镇的牵线和协助下,得益乳业又与镇域内3家农机合作社、15名农机手达成合作协议,专门为得益乳业提供农机服务。仅此一项,附近几个村的农业合作社就增收40万元,农机手人均年增收3万元。

木李镇常坊村村民吕晓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家6.12亩土地流转给得益乳业,按每亩1050元算,一年流转费是6426元。现在,吕晓丽在得益乳业第二牧场从事挤奶工作。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她每月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外,少的时候能领4000元左右,多的时候能拿到5000多元。仅依靠得益乳业这一项,她家年增收就有六七万元。吕晓丽说:“现在,不用种地,收入也高,村里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

这样的变化正是我市全力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成果之一。近几年,我市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延续黄河生命力。

黄河奔腾催生淄博县域“富民产业”

在黄河大堤上行走,一侧是滔滔黄河,另一侧是百里生态廊道,林下步道上不时走过三两个来旅游的市民,在这里打卡留念。2020年,高青县策划实施黄河淤背区百里生态廊道建设项目,对境内46.9公里沿黄堤岸淤背区进行生态森林廊道建设,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建设特色经济林带,将生态产品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构建韧性生态基底与特色风景林带体系,形成连接城乡、黄河的生态廊道。

这个项目除了具备防汛功能外,还结合全域城市建设,打造了一个沿黄河生态公园。

黄河奔腾催生淄博县域“富民产业”

2023年底,这条生态廊道初见成效。现在,这里不仅是生态旅游打卡地,而且依托黄河百里生态长廊建设,还成功举办了首届“富硒果蔬”采摘游活动,吸引周边游客10000余人次。依托这条生态廊道,当地村庄还因地制宜发展起了林下经济,在常家镇一片廊道树下,当地村民种植了80亩黄芩、40亩虫草参、30亩丹参、30亩紫菀。在木李镇和田镇街道,当地村民还养起了金蝉,培育起了赤松茸,林下经济发展得红红火火。

良好的生态,也让这里成了震旦鸦雀、大天鹅、白鹭等近200种鸟类的天堂,高青县挂牌成立了全省首批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山东(高青)黄河湿地生物多样性观测站。

黄河奔腾催生淄博县域“富民产业”

近几年,结合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我市着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增强黄河影响力,成果丰硕。高青县入选山东省近零碳城市和淄博市唯一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区县。实施华能高青唐坊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百公里二氧化碳管道”项目,让绿色低碳落地落实。其中,高青唐坊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是全国最大的单体牧光互补光伏项目,年发电量1.1亿千瓦时;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百公里二氧化碳管道”项目是国内首次二氧化碳长距离超临界压力管输,让高青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的重要示范基地。

黄河奔腾催生淄博县域“富民产业”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动高青产业发展再开新篇。“高青县实施提质增效和招大引强两轮驱动,目前已形成了以健康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高青县委书记刘学圣说,国家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在助力我市沿黄区域走上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而借着黄河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高青还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在打造乡村振兴特色板块上做足了文章。2023年,高青县粮食播种面积122.69万亩,产量58.6万吨,高青黑牛饲养量达12万头,奶牛存栏3.6万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85.9亿元,可比价增速5.2%,位居全市第一,是稳住全市“米袋子”“菜篮子”的压舱石。高青黑牛、高青菠菜被纳入202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功创建“好品山东”区域品牌,高青农产品可直供粤港澳大湾区。依托粮食生产和独具特色的高青黑牛、奶牛产业优势与技术优势,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聚力打造起了“秸秆养牛——环环生金”沿黄绿色高效农业新模式。

黄河奔腾催生淄博县域“富民产业”

在高青县黑里寨镇采访时,当地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已启动,这个建设在乡村田间的交易中心,未来将链接“一区一圈一带”,构建“农户——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交易中心——共富公司”“3322”收益分配的“四级共富”体系,可直接带动菜农年增收2000元,村集体每年增收3万元。作为我市第一个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的菜果基地,截至目前,高青县已累计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菠菜、西红柿、黄瓜等10余种优质农产品共50余批次100万公斤,贸易额1800余万元。

黄河奔腾催生淄博县域“富民产业”

跟高青县一样,今年,桓台县、临淄区等区县也积极对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乘风破浪、奋楫远航,以奋勇争先的姿态大步向前。(淄博日报记者董振霞通讯员王克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