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请回答,金融还是就业好选择吗?

2024-05-24 08:13:37 - 大力如山

力哥又开了一档新的播客栏目:《就业研究所》,光听这名字就知道了,这档播客会持续关注和讨论年轻人的就业问题。

不过,这个播客并不只是我的,甚至可以说就不是我的。因为我会完全把它交给年轻人,交给由我组建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社团的孩子们去“玩”,用这个播客去关心自己关注的、研究自己需要的、交流自己想说的……

毕竟人到中年的力,虽然早就不上班了,但过去的满身班味儿依然没有完全消散,所以我决定还是克制自己不要过多参与,只在录制前的话题方向上给些建议、对录制后的播客音频做些剪辑审核,绝不影响孩子们对内容的自由探索。

之所以会组织孩子们做这个播客栏目,也是因为自己想借此听听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感受,比如我今年去各大高校公益巡讲的主题:金融行业还是年轻人的就业好选择吗?

对此孩子们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在今天的栏目首期播客里,两位年轻人就边聊边告诉了大家:

CC和Jerry,同为上海财经大学的本科生,一位刚毕业不久,一位则是今年毕业。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和刚入校的学弟学妹们比起来,通过实习和工作,已经开始接触到了真实的行业和职业。但跟久在行业里的从业者相比,他们又没有真正地离开校园环境,仍有着年轻人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心态。

所以,这期播客我认真地从头到尾听了3遍(剪辑审核时听了2遍,最终版又听了1遍),每次听都感觉又更加理解年轻人了,甚至还开拓了自己的眼界,比如他俩关于年轻人“躺平”和“时代红利”的讨论,都是我之前从未考虑过的角度,细品品真也还挺有道理的......

-时间轴- 

02:05本科毕业三条路,混得不好才打工?

“有意思的现象是,财大学生考研,肯定想提升一下学历,至少不能拖后腿,基本都是平考或者往上考了。大概会有一半同学准备考研。最多的选择是本校还有隔壁复旦。竞争很激烈,最后考上的也就几个。”

“我当时绩点不是特别好,3.2左右。出国可能最大方向就是去香港或者新加坡,最后想一想就觉得算了。我感觉如果把它当成一个投资回报来看,出国回来可能把这个钱收回来还要一段时间,我就感觉还不如直接就业了。”

04:44出国攻读名校,归来还在面试

“没出国确实还有一个原因,我现在拿到的这一份offer,我们是群面,我发现跟我一起面试的一共5个人。有三个都是非常好的本科,硕士也是港三新二,甚至美国非常靠前的学校,都是我们申请觉得非常不错学校的同学,还是回到了那个面试现场,跟我一起面试。然后我面完这场试,就非常坚定认为这个投资回报率确实很低。如果我出国回来还是找这样的工作的话,那意义到底在哪里?”

07:59高速运转的实习生,批量进入dirtywork

“可能当时我接触更多的,甚至就是去帮拿外卖、搬桌子、搬椅子这些活。我干了一个月,最正经的一件工作就是帮他们翻译PPT。所以我真的不想把我的时间,再浪费在这上面了。我甚至每周只有三天的时间去,三天中的一天还要早一点回来赶着上晚课。我就想我每天这么高强度地运转,就是为了去那干杂活,我就非常不满,所以说很快就走了。”

16:36刻板印象:中后台工作只是打螺丝?

“一开始我对中后台的定义,只是说非常的安稳,做的东西没有那么累。之前在前台业务做的时候,我会主观上认为好像中后台就是做一些支持性的工作,不太需要有太多valueadd。但实际上我做了会发现其实也是很有成长性的,很多东西非常有价值。真的没有必要对一个岗位有太多的憧憬,觉得这个岗位好像非常的fancy。其实每个岗位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也都有你自己的价值所在。”

20:58就业的“不可能三角”:薪资、wlb、发展前景

“我会更希望选择worklifebalance和长期的发展,对现阶段的一个薪水确实没有说比那两个更看重。一方面是觉得家里目前还不太需要我提供经济支持,甚至如果我可能需要一些经济支持,家里还能够支持我日常的基本生活。其次我觉得自己的身体状态还有精神状态,都不太能支撑做一些很高强度的工作,所以说还是可能更看重worklifebalance和长期的发展。长期的发展也不是说一定要做到什么样的高度,更多还是自我的成就感,能不能去真正找到一些让自己能够有价值感的工作。”

31:06今日的“躺平”,只是生活方式

“我有同学选择回家乡。他的观点是说我在家乡有车有房,家里也是能够支撑他很多的开销,生活就是比较惬意。所谓叫躺平,我觉得真的不算,只是说选择了另一种的生活方式。毕竟在前些年来说,我去卷还是很有盼头的。不管是读书,还是去实习,去工作,未来还是有很好的发展。但是现在来看,确实大家没有太多希望的情况下,我为什么不能选择一个,让自己过得更舒服的一个生活方式?”

“你在一线城市,跟二线城市或者说三四五线城市肯定是有很多不同的。比如像在上海,一些文娱活动,演唱会,Livehouse,在家里不能说没有,只能说频次不是一个量级的。在上海可能每周脱口秀、演唱会等各种活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但是在我的家里可能就是半年一次的漫展。我觉得留在上海还是有希望的,支撑我去卷一卷,相当于是被这个城市吸引而留下来的。”

36:53年轻人锐评怎么吃“时代红利”

“我们这一代人感觉不管是就业形势还是经济形势,没有这么好。但是父母那一代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吃到了很多红利的,上一代人吃了时代的红利,到了今天时代没有这么好的时候,那我啃老,这就是财富的一个分配。如果我这一代啃老,然后啃到经济形势变好的时候,下一代再去吃这个时代红利,放在时间长远来看也是蛮有意思的经济规律。”

39:15香港的交换经历,让我心态逆转

“对于我而言,一开始非常追求title大小,到后来认清现实,有一个心态上的转变,更加追求worklifebalance。我会觉得我的生活很重要,在一个积极的生活状态下,让我更舒服。从我的感知上来看,香港的local没有内地生这么卷。内地生还是会更加焦虑。我觉得一方面是他们在香港,不管是有房还是什么,至少是有基本的生活。另一方面确实内地生到那边,你只有更卷才能够卷过local。因为本身语言没有占优势,粤语说得不够好,在当地找工作本身就是比较大的障碍。那你只有其他方面比别人更优秀,才能够在当地扎稳脚跟。”

49:12校园vs职场:单纯和现实

“职场要思考的事情更多,大家都会有利益存在。我之前遇到一些职场上的问题,都不太会处理。包括我做一些事情,不太理解为什么mentor会这么生气,或者说为什么会给我一些不好的反馈。后来跟同学聊聊,发现可能因为我触及到了他的利益。他交给我的活,如果我没有很好完成,或者给他埋下了一些雷,那就会影响到他的工作。在学校学习,自己学不好,你也不会影响到别人,顶多就是今天这个课没有拿到很好的分数。但是在职场上大家都是息息相关的,你如果做不好你的工作,必然可能会对你的上级有影响。”

56:46金融行业开始不再吸引外行人

“他觉得做人工智能,做科研是真的能够对科技有一些突破的。这种成就感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大的动力和吸引力,能为科技、为人类社会做一些贡献。但在金融行业这种感受确实要弱很多。等于是抱着一种好奇的心态过来了解一下,觉得还是不适合自己。”

大家如果要使用时间轴功能去有针对地听,推荐在“小宇宙”上收听本期播客。

欢迎各位在你们平时经常使用的播客平台上,订阅本播客节目,也欢迎你们在任意评论区告诉力哥,你听后的感想和你感兴趣的话题。

我想,我们终能找到自己,在人声鼎沸之中。

中金|中信|广发|国君|银河|海通|中信建投|国信|中投|华泰|兴业| 招商 | 光大 | 申万宏源 | 长江 | 太平洋 | 中航 | AZ大合并 | 卖方 | 新财富 | 投行 | 投行生存攻略 |假中金| 猎头 | 年终奖| 华尔街 |外资| 区块链 | 小张 | 萧老 | 大力蒙 |中泰|九鼎|民生|华兴|小说|大鹏|广证|华福|327|东莞|突投|方正|招商 |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