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2024-03-24 22:30:58 - 财经自媒体

来源:INSIGHT视界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美国大学历来是宽进严出,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顺利毕业或许比顺利申请名校还要更难。如阴霾般笼罩的学业压力、无人倾诉无人理解的孤独、若有若无的“亚裔歧视”……现实中的名校校园到底是怎样的?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凤凰卫视就将镜头对准了就读于哈佛、牛津、哥大的三位中国学生,那些经历了万千鲜花和掌声而进入名校就读的中国学生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人们在这部纪录片里找到了些许答案。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在纪录片中,在牛津大学地理系攻读本科的女孩CeciliaZhao,是三个主人公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位,她的爆红是因为2018年初的一则辩论视频。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在视频中,Cecilia出现在一个主题为“技术帝国的崛起威胁社会发展”的辩论赛上,身穿一袭银色闪片晚礼服的她,用精致的妆容和自信的姿态,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就这样,Cecilia一夜走红,她也因此被中国媒体称为“比你美丽还比你勤奋的美女学霸”。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9岁那年,Cecilia孤身一人来到了英国利兹读书,那时的她半句英文都不会,在白人孩子眼里像个仓皇失措的异类。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英国的小学生以考试成绩分班,Cecilia因为不会说英文被分到了最后一个班,但不服输的Cecilia决心迎接生活的挑战,仅仅三个月后,她就跳到了最好的班级。

初高中阶段,Cecilia就读于WoodhouseGroveSchool,这所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因此聚集了许多英国精英家庭的学生。

在不懈的努力下,最后Cecilia以6科A+的优异成绩顺利毕业。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这个成绩和国内高考状元的水平相当,当时利兹市的媒体还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

那一年,Cecilia就这样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拿着最高荣誉奖学金,成为所在中学唯一一个考上牛津大学的学生。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在TIMES最新公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单中,牛津大学排名第一,历史上曾有27位英国首相、69位诺贝尔奖得主毕业于牛津大学。

在牛津校园里,繁重的学业并没有让Cecilia却步,却更让她感激在中国上小学时,培养出的刻苦精神。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进入牛津后,在完成学业之余,Cecilia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我将来要挑战更高的位置!”,此刻Cecilia的目标是进入牛津辩论社。

牛津辩论社,是世界上最富盛名和最古老的社团,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和非常深远的影响力,当年在欧洲掀起的达尔文进化论大辩论,就是从这里点燃的。

每周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政界高官、商界大亨、宗教首脑、意见领袖、诺贝尔奖得主、演艺明星,在这里一展辩才。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从大一第二个学期开始,Cecilia便忙起了竞选辩论赛常委的准备,和她一起参与竞选的有13个人,而Cecilia则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拉选票的那天,零下十几度的温度伴随着一阵阵的暴风雪。就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中,Cecilia从早上5点就起床,满校园地奔走,呼吁身边的人为她投票,忙到晚上10点才结束。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最终,Cecilia的努力打动了205名同学,以领先第2名几十票的好成绩顺利入选,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女性在牛津辩论社走到的最高位置。

经过不懈的努力,Cecilia如愿以偿地加入了这个伟大的团体,并参加了那场让她“一战成名”的辩论赛。

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在辩论比赛开始的前四天,Cecilia除了需要准备比赛,还有三个课程论文需要交。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牛津辩论赛对于衣着的要求颇高,忙于准备18分钟演讲的Cecilia,在辩论的前一天才想起在网上挑选了一件晚礼服,最后在正式演讲前的几个小时才收到。

随着辩论视频在网络的迅速走红,Cecilia成为了国人津津乐道的牛津女孩。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在西方人的观念里,比起等同于“Nerd(书呆子)”的“学霸”称谓,人们更青睐具有运动细胞的学生。

在这一点上,Cecilia依旧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她一路以学霸的形象,改变了周围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作为牛津大学拳击队副主席的Cecilia,每星期都会保证6次的运动时间,而早在中学时,她就已经是利兹市队的篮球队员。

谈及一路走来的这些成就,在访谈的末尾,Cecilia也在不经意间透露了自己不为人知的艰辛。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我是一个亚洲女性,我怎么可能会一开始就获得了他们的尊重和支持。要比别人,作为一个真的白人走进来,他们就会很自然的,得到了应有的位置。而我要比他们付出300%的努力,要10倍甚至更多,才可能得到一样的尊重。

“但是没有关系”,眼前这位意气风发的女孩,用这样的方式为自己结尾。

是啊,“因为本身就可以比他们更好”。

Cecilia,你值得更好的自己。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在纽约最繁华喧嚣的曼哈顿岛上城区,隐蔽着一处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宁静校园——哥伦比亚大学。

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世界一流学府,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五所大学之一,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莘莘学子前来。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从小家庭优渥的郑爱欣,出生于广东潮汕,因为父母经商奔波的缘故,郑爱欣经常转学,也因此养成了自由独立的个性。

2013年,高中毕业后的郑爱欣来到美国加州一所学院读本科,了解到美国在本科期间拥有转学制度,出于尝试的心态,她便给多所高校递交了转学申请。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郑爱欣顺利地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并成功转入学分,直接就读本科三年级。

然而东西海岸不同的教育氛围,却让刚到纽约的她,感到了强烈的不适应。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除了生活习惯上的调整,面对哥大这样一所众多学霸聚集的学校,郑爱欣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张。

暑假期间,郑爱欣准备在校园内进行一项小规模压力测试的问卷调查,然而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她甚至无法找到五个人来帮她完成调研。

校园里的同学不是赶着去图书馆、赶着去上课,就是赶着去考试,总之没有人愿意停下手边的事情,帮助郑爱欣完成一个短短几分钟就能填完的问卷。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在郑爱欣的调研中,感受到高压氛围是哥大校友的普遍心声,几乎所有的藤校学生,都表示曾在不同时期被压力折磨得头晕目眩、迷失方向……

美国心理学会曾公布一份《大学校园危机(CrisisonCampus)》的报告,其中提到:接近一半的大学生感到“绝望”;近1/3的学生承认,在过去12个月中,由于心情过度低落而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这样的情况在名校尤甚。

斯坦福校园内有一个形容学生的说法叫做“鸭子综合症”(StanfordDuckSyndrome),意思是每个斯坦福学生都像一只生活在加州温暖阳光下的鸭子,表面上看起来悠闲自得,其实都在水下拼命划水,以赶超他人。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也许在外人看来,名校学生呈现着一种平易近人的自信、一种对生活游刃有余的掌控感。然而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才会明白,在这些光鲜的外表之下,你可以读出恐惧、焦虑、抑郁和空虚的蛛丝马迹。

对于此时的郑爱欣来说,在学业之外,求职成为了她焦虑情绪中最新的部分。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已经大三的郑爱欣,正在为毕业前的实习申请进行着准备。

在郑爱欣的亲人和朋友看来,哥大的标签必然会让她的求职毫无障碍,但现实残酷的真相却是,她正在持续不断地收到各种拒信。

来自亲友的定位和标签,让郑爱欣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而接连不断的拒信,则让向来优秀的她越发深受打击。大三的最后一个学期,在得知了自己不理想的期末成绩之后,郑爱欣终于绷不住了。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对于留学生来说,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学业压力、过于封闭的留学生小群体、孤独、容易被边缘化、来自父母家人的期许和压力、长久的经济负担……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成为负面情绪的温床。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3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45%的中国留学生称自己有抑郁症状,29%的人表示自己有焦虑症状。这个比例令人惊讶,因为美国大学生的整体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比例约为13%。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然而从父母到外人,大多数人却并不理解。因为在他们看来,留学生本已是天之骄子,他们的朋友圈永远都会有漂亮的成绩单,有世界各地的名胜和风景,有热闹的party和活动,还有什么是可以让他们抑郁的?

焦虑面前,隔着大洋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也常常如火山般频繁爆发。

诚然,名校校园的中国留学生们,他们或是拥有令人赞叹的学习成绩,或是简历上写满了各式各样的嘉奖和荣誉,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并不具备处理情绪的方式和方法,一旦面临负面的事件,每个人都容易变得十分脆弱。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与此同时,美国高校发现,因为中国人观念里对“精神类疾病”的污名化,精神治疗依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也从未考虑过寻求专业咨询。

耶鲁大学通过调查发现,尽管中国留学生出现精神疾病症状的比例高得惊人,但他们中有27%的人却从未听说过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而且只有4%的人使用过这项服务。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2017年10月,在美国犹他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的唐晓琳,选择在金门大桥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2017年2月14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就读的20岁中国女留学生刘薇薇被发现死在宿舍内,她曾就读于中国广东佛山第一高中;

2016年12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名来自中国天津、品学兼优的留学生刘凯风在家中自杀身亡;

2016年11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来自中国上海的留学生杨志辉自杀身亡……

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中国留学生自杀的消息遍布网络。

在许多中国学生从小到大接受的观念里,他们早已将人生前景、自我价值与学业成绩划上了等号,但学业压力所制造出的强烈不安感,却让一路走来都严格要求自己的中国优秀学生承担着更大的焦虑,甚至不敢设想失败的可能性。

幸运的是,郑爱欣最终向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拨出了电话。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1994年出生于北京的金师鉴,正在哈佛工程材料系就读博士一年级。

实验室、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是他踏入这所名校的真实写照。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2013年,金师鉴在上海读完国际学校后,就申请到了美国埃默里大学进行本科阶段的学习。

化学专业的他,因为研究方向一致,随后如愿申请到了哈佛大学的博士项目。

在金师鉴的身边,除了美国本土的竞争者,还有来自中国顶尖名校的学霸高手们,这让初进哈佛不到一年的他,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每天走在校园里,身边的人谈论的都是自己的课题、实验……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任何一个常青藤学校的学生,都可以说是以一名优胜者的姿态,昂首阔步地迈入了校门。“优秀”是他们的标签。

可是,这个标签掩盖了大部分优等生虚弱的自我认知。

当他们从几千几万的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披荆斩棘,进入名校,很快就必须意识到,在这个世界级的精英聚集地,唯一不缺的就是各路牛人,自己原来认为了不起的存在也黯然失色。

总有同学能达到让你瞠目结舌、无法企及的高度,而你所能做的,就是陷入新一轮“闯关打怪”的战斗中,不断压榨自己,用自己的表现去证明——我还是配待在这里继续学习的,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缺课、失眠、突然缺席集体活动几个月、用忧郁的形容词写成冗长的帖子……这些看起来都不过是中国留学生所经历的,应对学业的小挫折而已。

对于金师鉴来说,眼下博士阶段的第一年以课程为主,大家会或多或少地参与一小部分的学术研究;第二年开始,重心就会逐渐从课程转移到研究上。

正值暑假,和大多数博士生一样,金师鉴留在了校园,把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实验室。这也是他未来的博士生涯里,需要重复数百次的基本过程。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同样的夜晚,金师鉴一次又一次地从实验室回到宿舍,尽管这是他来到哈佛的第一年,但决心投身于科研事业的他,注定要踏上一条漫长的征程。

科研道路上的未知和不确定性,也让金师鉴的求学之路,掺杂着些许苦涩。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随着时间的推移,独自沉浸在研究室中的孤独,用第二语言阅读研究的沉重负荷,都慢慢开始交织在一起。

一旦经历数百次的实验没有获得研究成果,或是没有做出想要的数据,那就意味着他五年的付出面临功亏一篑的危险。

但在看似枯燥乏味的哈佛博士生活中,金师鉴也被周围的同学们所影响,产生了许多积极的改变。

“考上名校又怎样?”跟踪哈佛、哥大、牛津3位中国学生,光鲜后的一地狼藉

在哈佛校园,人们都积极踊跃地尝试着各种新的事物,这也让金师鉴受到感染,变得更加开放,更愿意去挑战自己。

在群星璀璨的哈佛,即便道路坎坷,金师鉴也在摆正自己的心态,调整节奏,学会成长,不计得失。

在名校校园的这片土地上

孕育着充满希望的年轻一代

名校就如同一个标签,

并不能概括这些男孩女孩身上的一切

但名校教给优等生的一个道理是:

仅仅拥有好看的成绩单

并不能让你的未来雇主高看你一眼

而应把时间花在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上

人生价值的实现80%发生在课堂之外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