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诈离我们有多远?看看身边“真金白银”的真实案例

2024-03-24 22:10:06 - 南宁晚报

3月24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联合各级各部门全面加强打防管控宣等各项措施,推动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同比下降40.3%,损失金额同比下降49.3%。全区各级反诈中心共为受骗群众成功止付涉案资金7.85亿元,预警劝阻潜在受骗群体143万人次,避免群众损失5510万余元。

电诈离我们有多远?看看身边“真金白银”的真实案例

目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依然多发。根据公安部的统计,共有仿冒身份类、购物类、活动类、利诱类、虚构险情类等60种典型网络诈骗手段。“现在的电信网络诈骗通过科技化伪装,整个诈骗过程是无感的,甚至都不用受害人操作转账。”据南宁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介绍,有些群众对于电诈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猜猜我是谁”的骗术。

尽管反诈骗的呼声日益高涨,但仍有很多人防范意识不强,没有正确认识到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甚至认为自己永远不会被骗;有的群众更是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时,即便民警和家属反复劝阻、提醒,依然没能清醒过来,仍按照骗子所说的数额转账汇款。透过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群众,电诈近在咫尺,增强防范意识刻不容缓。

案例1:高校研究生刷单被骗118万元

2024年3月5日,南宁市西乡塘区某高校研究生小覃,在刷抖音时点开了一条兼职内容的评论区。小覃加入“抖音百万任务粉丝群”,并根据群“管理员”引导,下载了一个App,通过做小任务的方式赚取相应任务本金20%的佣金。

一开始的几单小任务,小覃均获得稳定返佣100至300元不等。但随着小覃的“任务金额”越来越大,“系统”提示小覃操作失误,需要连续缴纳“保证金”“履约金”等,最终被骗118万元。

警方提醒:刷单返利类案件为近期高发,占今年以来广西电诈案件40%以上。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做任务”等兼职刷单信息。所有让你垫资转账做任务的行为,都是诈骗!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赚取合法薪酬才是王道。

案例2:轻信“口令红包”后悔莫及

2024年2月7日,南宁市某校高二学生小梁在玩手机游戏过程中,被游戏中的网友邀请参加“周年庆领红包活动”。随后,小梁加入QQ群内的参与“领任务”活动,并通过支付宝发口令红包,最终被骗3930元。

警方提醒:在社交软件中“领任务”,要求在支付宝上发口令红包,甚至要求视频指导操作的,都是诈骗!学生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谨慎参与网络活动,不要轻易相信游戏中的陌生网友,切勿随意加入不明QQ群或参与未知来源的红包活动,不要随意向陌生人发送红包或转账,更不要泄露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

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遭受网络诈骗,应立即报警并向相关平台举报。同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警方调查取证。

案例3:转卖游戏账号得不偿失

2024年3月7日,南宁市吴圩镇某学院大二学生小李在玩手机游戏《三国志·战略版》时,有人在游戏里面添加其为好友,并称想用480元购买小李的游戏账号。随后,该网友便发一个QQ号与小李私聊,让其登录一个陌生链接进行“账号买卖登记”。

小李不疑有他。但按照提示操作后一直未见资金到账,小李便咨询在线“客服”。“客服”以“银行卡号输入有误,钱款被冻结”为由,让小李充值解冻资金。接着“客服”又以各种理由引诱小李累计转账16次。最终小李被骗9500元。

警方提醒:手机游戏正成为众多青少年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诈骗分子也将目光转向学生群体。据统计,今年以来广西公安机关已接到超过450起针对学生的手机游戏相关诈骗案件。

案例4:网上交易误入虚假网站

曾小姐通过该虚假网站进行相关发货操作,但“平台客服”以曾小姐是第一次使用平台为由,引导曾小姐以支付宝口令红包、扫描QQ二维码等方式“充值”,并缴纳各种费用,被骗5000元。

案例5:“中奖”包裹暗藏陷阱

2024年1月12日,南宁市西乡塘区罗女士收到一个从深圳寄来的陌生快递。打开包裹后,罗女士发现包裹里有一张“抽奖卡”,上面还有幸运刮奖区,奖品则有手机、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空气炸锅、水果等。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罗女士扫了抽奖码,发现自己中了五等奖,在联系“客服”后成功领取一份免费水果。罗女士对这名所谓的“客服”更加信任,遂在其引导下通过公益竞猜的刷单方式赢取“返利”,最终被骗50.5万元。

警方提醒: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获取寄递信息,采取“广撒网”的方式给被害人邮寄“中奖”包裹,并通过一系列“话术”诱骗被害人进行“刷单”“填报个人信息”等操作,一步步将被害人引入陷阱。

日常生活中,若是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务必到官方平台核实。对于来路不明的二维码慎重扫码,特别是有明显诱骗特点的“抽奖券”“好评返红包”等。

案例6:为蝇头小利充当诈骗帮凶

2024年3月14日,南宁市仙葫经济开发区某院校学生小谭等3人通过境外聊天软件进行群聊,为境外诈骗分子提供便利。境外诈骗分子通过远程操作3人手机,以及利用视频通话功能,向境内2名被害人实施诈骗。

经查,该案涉案金额16万元,小谭等3人共计获利550元。目前3人已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依法立案侦查。

警方提醒:境内手机号码和视频通话功能因其真实性较高而极具欺骗性。诈骗分子常常以“出租账号兼职赚钱”为幌子,诱骗青少年成为他们诈骗犯罪的“帮凶”和“工具人”。据统计,今年以来,广西公安机关办理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类案件中,涉案犯罪嫌疑人平均年龄不到26岁,大部分为在校学生,最小的仅13岁。

如今,年青一代己成为诈骗分子重点盯上的目标,广大青年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切勿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诱惑。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出租、出借或出售自己的手机号码、银行账户、支付账号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不仅可能导致自身遭受经济损失,还可能让自己涉嫌违法犯罪,给人生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家长和学校也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增强识诈能力。

来源|南宁晚报·南宁宝新闻客户端记者陈蕾/文宋延康/图

编辑|陈钰榕

校对|李冬莉

审核|张艳华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