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丨《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解读和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新闻发布会

2024-05-14 18:56:31 - 甘肃发布

实录丨《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解读和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新闻发布会

5月14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解读和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新闻发布会,兰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炳智介绍《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兰州百合优质种源开发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工作方案》及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等情况,同时邀请到兰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张天泉,兰州市科技局局长张贞祥,兰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有泉,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实录丨《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解读和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新闻发布会

实录丨《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解读和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新闻发言人刘晓文

发布人

兰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炳智

兰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张天泉

兰州市科技局局长张贞祥

兰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有泉

实录丨《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解读和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新闻发布会

张炳智:

欢迎各位媒体朋友们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多年来,广大媒体朋友用大量翔实生动的文字和镜头深度记录了兰州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三农”发展历程,为我们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厚植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根基提供了强大助力。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兰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兰州“三农”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发布的内容有三项。

第一项:我就兰州市百合产业发展成效和《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作一简要介绍。

兰州百合作为国家地标产品和“甘味”特色农产品中的“独一份”,广受消费者青睐和市场的高度认可。目前,兰州域内种植面积13.7万亩,占全省25万亩的55%【其中:榆中县7.5万亩、七里河区5.5万亩、西固区0.7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6.8亿元。全市从事百合加工的在册企业220家,年保鲜贮藏能力4.4万吨。营销的产品主要有真空包装鲜百合和百合干以及近年开发的速冻百合、百合酥、百合膏等18类,现已打造兰州百合(区域公用品牌)、金德、爽口源等知名品牌,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大中城市,并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及东南亚等国家。

目前,兰州百合产业面临种源品质下滑、储藏技术不优、深加工能力不强等问题,很大程度影响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百合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百合新品种选育作了专题调研,在市委农村工作会和专题工作会议上就兰州百合优质种源开发提出明确要求,并将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列为“市长工程”。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全程指导《规划》编制工作,市农业农村局会同相关部门、县区,在深入调查研究、征求专家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前后历时6个月,顺利完成《规划》编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正式印发执行。

《规划》中提出将兰州建设成为全国食用甜百合的优质种球种苗繁育中心、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和加工物流商贸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力争到2030年,培育新优品种2-3个,域内外种植面积由现在的25万亩增加到40万亩、产值由现在的100亿元增加到200亿元,兰州域内一二三产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0.8万人以上,百合产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万元;积极构建“一城、两园、三带、多基地”的兰州百合产业空间布局【“一城”即中国百合城,“两园”即打造七里河区和榆中县两个省级百合产业园,“三带”即石佛沟百合创意产业带、袁家湾休闲度假及百合农事体验产业带、狗牙山百合花卉观赏及民宿体验产业带,“多基地”即域内的七里河、榆中、西固、永登种植基地和域外的临洮、渭源、永靖、康乐、会宁、天祝等种植基地】。

《规划》明确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建立良繁体系,夯实发展基础【重点为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创新、良种繁育体系】;二是加快基地建设,提升生产能力【重点为高标准建设种植基地、多主体扩大种植规模等】;三是加强收贮流通,提高供应效率【重点为提升百合贮藏能力、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等】;四是推动加工转化,增强综合效益【重点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升初加工水平和精深加工能力、建设加工产业园】;五是加强品牌建设,促进产业融合【重点为提升品牌培育建设能力、创新线上线下品牌营销、扶持新业态品牌化发展】;六是加快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支撑【重点为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数字农业推动转型升级、促进成果转化推广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规划》提出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财政资金,以及金融机构、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并就相关保障措施予以明确。

第二项:我为大家介绍《兰州百合优质种源开发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工作方案》制定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兰州市委“1139”工作部署,全力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深入开展兰州百合新品种选育及优质种源繁育和推广,我们紧紧围绕兰州百合优质种源开发的现实难题和迫切需求,研究制定了《兰州百合优质种源开发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包括工作背景、工作目标、重点支持方向、工作方式和保障措施五个部分。

《方案》明确提出,在目前兰州百合种源开发科研条件基础上,力争到2030年,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兰州百合育种及现代种业开发基地,脱毒组培苗年生产规模达到2000万株以上、良种繁育面积达到4000亩以上、鳞片籽球年繁育量达到5000万个以上;到2035年,百合种业开发体系进一步完善,优良新品种数量持续增加,良种繁育效率大幅提升、繁育规模不断扩大,种业开发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方案》中提出将重点支持品种选育创新、健全良繁体系、加强示范推广三个方向。工作将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国内企事业单位联合具备技术攻关能力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进行兰州百合优质种源开发关键技术攻关。计划每年发布一次榜单,连续三年,项目补助资金采取分批拨付的方式进行。

第三项:我为大家作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

“兰州高原夏菜”是依托兰州良好的资源禀赋、独特的气候条件、原生态的耕地资源,历经20多年打造的蔬菜产业区域共用品牌,以优良的产品品质和丰富的产品种类,驰名全国,名扬海外,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已成为促进兰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稳定增长极,在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菜篮子”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兰州市稳步推进特色产业倍增计划,重点围绕“五河三灌两山区”【黄河、宛川河、湟水河、庄浪河、大通河等5个流域的川水地区,“三电”“西电”“引大入秦”3个水利灌区,永登县武胜驿、坪城和榆中县马坡、新营等2个冷凉山区】,集中建设兰州高原夏菜优势产区和产业集群,目前已形成以兰州市为中心、辐射西北5省区蔬菜的一级物流和集散中心,产品销往全国60多个城市、8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出口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日本、韩国、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逐步形成了不同梯度、错峰上市、多元并进的产业总体布局和“集西北、卖全国、供亚洲”的产品销售格局。截至目前,兰州高原夏菜已种植97万亩,产量22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24亿元、品牌价值约59亿元、农民人均创收5000元。

下一步,兰州市将紧紧围绕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产业体系,全力推动高原夏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6年,全市高原夏菜种植规模达到10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240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60亿元。

记者问答

实录丨《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解读和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新闻发布会

记者:兰州百合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下一步兰州市推动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重点有哪些?

实录丨《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解读和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新闻发布会

张天泉:

兰州百合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六个:

一是属于全国“独一份”产业。在全国四大食用百合产地中,兰州百合是唯一的甜百合,江苏宜兴(宜兴百合)、湖南隆回(龙牙百合)、江西永丰(龙牙百合)三个产地的百合均有苦味,以药用为主。

二是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4年,由兰州市政府申报,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兰州百合实施原产地域保护,保护范围为七里河区、西固区、榆中县、永登县等6个县区的23个乡镇,并入围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名单。

三是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兰州百合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12种微量元素,维生素B2含量高达4.4毫克/千克,为一般蔬菜的10倍左右,被誉为“蔬菜黄金”。兰州百合与宜兴或龙牙百合相比,果胶质和还原糖含量高1.4%以上、蔗糖含量高6.4%以上,淀粉含量比龙牙百合低7.9%。

四是产品种类多样。目前,兰州百合产品主要有5类18个,初加工产品有真空包装鲜百合、百合干、速冻百合、百合干花,即食百合有百合羹、百合糕、百合粉、百合酥、百合膏、百合饼干、百合银耳羹、百合藜麦羹、百合预制菜,饮品有百合醋、百合汁,保健品有百合酵素,护肤品有百合面膜、百合纯露。

五是品牌享誉全国。2022年兰州百合入选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100强。现有“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知名品牌10个(米家山、金德、爽口源、百事合、云裳仙子、鹏城、尚古堂、甜甜、欣乡源、豪福丰庆等)、认证绿色食品42个、有机食品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备案企业58家,先后获得“甘肃名品”“中国百合之都”“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进入“全国百家农产品品牌”百强榜,品牌影响力逐年增强。

六是销售渠道多元。兰州百合在线下商铺、批发市场档口以及沃尔玛、家乐福、永辉、华润等商超销售的基础上,建立三级电商服务体系。目前已有30多家企业通过政府在京东、河马、淘宝、天猫、拼多多、阿里巴巴、三维商城等搭建的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有130多家开展线上店铺销售业务,已建成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3个。

下一步推动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有以下十项:

一是加大品种创新。充分发挥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甘农大、省农科院、百合研究所等机构的科研优势,利用已收集和培育的400多个优良单株和3万多个杂交后代,支持开展单株优选、提纯复壮、航天育种、杂交育种等多种方式联合攻关,培育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新优品种2-3个。

二是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支持开展兰州百合“组培苗—良种籽球—鳞片种球”的三级繁供体系,依托持证企业生产组培苗和良种籽球,依托持证企业或受其委托的企业/合作社生产鳞片种球,将兰州市建成全国食用甜百合优质种球繁育保供中心,为全国食用甜百合适宜种植区域提供“芯片”。

三是培育多主体种源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外引内培”等多种方式,到2030年力争培育兰州百合种子生产经营持证企业10家以上,其中:年产试管苗2000万株以上的1家、1000到2000万株的1-2家;年产鳞片籽球5000万个以上的1家,1000到5000万个的2-3家,实现百合种子的集约化生产和市场化供应。

四是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重点支持建设兰州百合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高产栽培示范基地、绿色基地、有机基地等,示范带动全市百合标准化种植水平。

五是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加快兰州百合标准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工作,重点制定农药残留等安全标准和检测方法,尤其将尽快制定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商品兰州百合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分类分级标准。

六是改善或配套基础条件。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的要求,改造升级原有基础设施,在适宜区域配套水利补灌设施设备。开展兰州百合老产区种植基地土壤改良工作,制定相应的施肥配方。

七是提升百合贮藏能力。鼓励骨干企业建设高等级百合贮藏设施,在百合种植集中区建立大型通风仓储设施、标准化恒温库。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对现有百合贮藏设施进行改造,建设规模化百合贮藏库。

八是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完善检验检测、产品溯源等设施设备,支持在产地就近建设改造集配中心、冷库、产地仓贮等设施,增强产地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同时,扩大农企、农批、农超对接等产销对接方式,发展网络货运、新零售、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现代流通方式。

九是提高加工能力。通过培育加工主体、优化营商环境、扶持龙头企业等多种措施,提升采后预冷、拣选、分级、清洗、拨片、杀菌、包装、贮藏保鲜等百合初加工能力和饮品、口服液、百合多糖、酵素等附加值更高的精深加工的能力。

十是加大品牌建设。通过申建国家、省级百合特色优势区,做好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大“兰州百合”“甘味”区域公用品牌宣传力度,制作兰州百合品牌宣传片,利用七夕、“214”“520”等被赋予爱情含义的纪念日,通过开发百合婚纱礼服、举办军人、科研工作者集体婚礼等方式,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上广泛宣传,拉动“百合甜蜜经济”发展。实施“百合+文创+旅游”行动,深度挖掘“百合文化”,积极打造推广“百年好合”文创品牌,开发百合产品伴手礼,推广“百合宴”餐饮产业链。同时,加大对“兰州百合”公用品牌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损害品牌形象、侵犯商标专用权和地理标志的行为。

实录丨《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解读和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新闻发布会

记者:请介绍一下此次兰州百合优质种源开发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工作的主要背景以及将要发布的技术需求有哪些?

实录丨《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解读和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新闻发布会

张贞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兰州百合优质种源开发工作,我们先后项目化支持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等科研院所系统开展兰州百合种质资源收集、优良新品种选育和脱毒良种繁育等方面的研究,选育出了“中百1号”“冰清”“玉洁”等新优品种,有力促进了百合产业发展。

虽然兰州百合优质种源开发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和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相比,仍然存在种源品质逐年下滑、优质种球规模化生产和有效供给不足等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从源头上阻碍了兰州百合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我们决定采取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揭榜挂帅”的模式,搭建“谁能干就让谁干”的赛场,面向全国,以企业为主体,联合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加快解决兰州百合优质种源开发技术难题。

此次兰州百合优质种源开发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工作技术需求榜单将每年发布一次、连续发布三年。在前期广泛征集、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将先期发布5个方面的技术需求榜单。

一是新品种选育,目标是选育1-2个百合新品种并通过省级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登记或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

二是百合脱毒组培苗培育,目标是培育脱毒组培苗300万株,要求脱毒率不低于95%,试管鳞茎平均重量不低于0.2g/个。

三是原原种籽球繁育,目标是通过脱毒组培苗繁育原原种籽球300万个,要求脱毒率不低于90%,鳞茎平均重量不低于20g/个,细菌、真菌性病害感染率不超过5%。

四是原原种繁育,目标是通过原原种籽球繁育原原种300万个,要求脱毒率不低于85%,鳞茎平均重量不低于200g/个,细菌、真菌性病害感染率不超过5%。

五是鳞片籽球种植,目标是现有鳞片籽球种植面积达到一定规模,要求鳞茎平均重量不低于20g/个,细菌、真菌性病害感染率不超过10%。具体的榜单我们将在兰州市科技局官网进行发布,请大家随时予以关注。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扎实做好此次“揭榜挂帅”工作,持续提升发榜、遴选、立项实施、项目管理、考核验收等方面工作质效,加速百合种业开发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兰州百合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我们也将不断探索实施产业链创新主体“捆绑式”联合发展机制,切实把“揭榜挂帅”制度这一科研攻关“利器”用好用活,加快构建以科技强促进产业强、经济强的新局面,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贡献科技力量。我们也由衷地希望媒体能够持续关心关注、支持宣传此次“揭榜挂帅”工作,助推兰州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实录丨《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解读和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新闻发布会

记者:兰州高原夏菜的特点和优势有哪些?下一步推动高原夏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的重点是什么?

实录丨《兰州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解读和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新闻发布会

王有泉:

兰州高原夏菜的特点和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理优势。兰州处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少雨的高原地区,病虫害少,品质自然天成,干物质含量高,造就了优异的先天品质。同时,兰州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座中四联,处于大西北的“十字路口”,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全国9大物流区域、10大物流通道和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区位优势明显、仓储物流和加工体系完善。

2.品质优良。由于高原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我市所产高原夏菜具有色泽鲜亮、菜香浓郁、口感甜脆、天然富硒等优势。全市拥有30多个种类、300多个高原夏菜品种,产品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外地蔬菜31%和28%,平均硒含量0.022mg/kg,达到天然富硒农产品标准。

3.绿色安全。兰州高原夏菜在种植过程中,注重绿色、环保、无污染,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确立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创建县1个、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区3个。同时,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监测检验体系。全市拥有1个市级农产品监测中心,8个县区监测站,61个乡镇检测站,82个基层企业检测站点,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和快速检测设备,为全市蔬菜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4.品牌优势。为了增强产品竞争力,我们积极开展品牌打造工作,全市先后认证绿色食品191个、有机产品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蔬菜“两品一标”认证面积达到43万亩。先后成功创建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特色高原夏菜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全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高原夏菜已成为兰州市的一张响亮城市名片。

5.错季供应。兰州高原夏菜的上市时间一般在夏季,此时其他地区的蔬菜供应相对较少,因此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这些因素使得兰州高原夏菜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下一步的我们重点聚焦,一是品质提升。继续加强对种植过程的管理,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二是品牌建设。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高兰州高原夏菜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产业集群建设。着力打造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企业、优势品牌,统筹推进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产业带、产业集群发展,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全力推动高原夏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甘肃发布(ID:gansufabu)

编辑:都一鸣 责编:朱旺 校审:王学香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