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推动私募投行高质量发展 目标2026年注册基金数量超2000只

2024-05-14 07:14:32 - 市场资讯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徐靓丽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推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目标到2026年底,力争湖北省注册基金数量达到2000只以上,基金管理规模每年增长20%,30家以上头部机构落户湖北,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升,逐步成为具有全国较强资源配置能力、创新策源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的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高地。

21条新政鼓励发展私募股权投资

私募股权投资(PE)是指通过私募基金对非上市公司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PE会附带考虑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兼并与收购(M&A)或管理层回购(MBO)等方式退出获利。PE投资就是PE投资者寻找优秀的高成长性的未上市公司,注资其中,获得其一定比例的股份,推动公司发展、上市,此后通过转让股权获利。

近年来,私募证券基金行业发展迅速,在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提高市场定价效率、增强资本市场韧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末,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基协)登记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8300余家,管理私募证券基金9.2万只,规模近5万亿元,已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为了加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自律管理,规范其业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基协发布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将于2024年8月1日正式实施。

2024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803亿元,增长6%,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湖北辖区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93家,共计管理1287只基金,管理基金规模2481.13亿元。

以长江产业集团、武汉创新投资集团等为典型的湖北本土机构代表,为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出积极贡献。2024年一季度,长江产业集团旗下长江创投基金、长江产投基金参股基金投资的速腾聚创、美信科技、盛景微、路特斯科技、戈碧迦、广合科技6家企业上市,被投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多点开花”。

《措施》从实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打造股权投资高地;拓宽资金募集渠道,吸引带动社会资本;加大优质项目供给,促进资本赋能实体经济;营造行业良好生态,激发投资市场活力等4大方面着手,提出21条具体措施,全力支持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在湖北的发展。

强化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功能

《措施》针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方面指出,要招引头部机构落户、做优做强本土机构。支持长江创投、武创投等平台型基金管理人开展股权激励、项目跟投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鼓励湖北省内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主体发起或参与设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开展股权投资,对链主企业设立的CVC机构,可比照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机构给予相关专项政策扶持。此外,建立私募股权投资准入快速通道。优化登记准入服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新设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注册,且开展契约型私募基金投资企业登记试点。

在拓宽资金募集渠道方面,《措施》鼓励推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募资多元化。支持股权投资机构通过债券、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多渠道募资,对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出资湖北省股权投资机构,且投早投小投科技的,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积极予以出资支持。

《措施》指出,要强化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功能。充分发挥200亿元省政府投资基金的杠杆作用,支持市县设立区域政府投资基金,重点聚焦天使投资、科技成果转化、绿色低碳、军民融合等市场失灵领域和产业,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力争2—3年内,省级政府出资实现10倍以上放大,形成超过2000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群。同时要提高国企投资基金放大效应,建立健全投资联动机制。建立省市县联动机制,按照市场化原则相互参股基金,省政府投资基金对区域分母基金的认缴出资比例上限提高为25%,省内财政及国资出资比例上限提高到90%,减轻市县政府出资压力,降低社会资本募资难度。

促进资本赋能实体经济方面,《措施》从建立优质项目储备库、打造综合服务对接平台、聚焦投早投小投科技分别做了针对性规定,特别强调健全完善覆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并购重组投资等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