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银行张一纬】行业深度丨利润增速转负,负债成本优化成效显现——2024年上市银行一季报业绩解读

2024-05-23 08:50:15 - 财经自媒体

【报告导读】

1.营收降幅收窄,拨备对利润的反哺效应减弱,净利润增速转负.

2.规模导向转为结构优化,负债端成本优化成效显现。

3.投资收益表现亮眼,零售不良风险上升,资本新规改善银行资本水平。

营收降幅收窄,拨备对利润的反哺效应减弱,净利润增速转负:2024Q1,上市银行营收和净利同比下降1.73%和0.61%,ROE12.01%。利息净收入持续下滑,投资收益表现亮眼,带动非息收入增速转正,但不改利润增长层面的压力,拨备反哺效应下降是利润转负主因。2024Q1,上市银行减值损失同比减少3.81%,低于2022年和2023年降幅。单个银行来看,业绩分化格局延续。城农商行业绩表现相对较优,国有行和股份行营收、净利双双负增长,预计主要受到规模驱动减弱和零售按揭需求疲软拖累,部分优质区域中小行业绩领跑。

规模导向转为结构优化,负债端成本优化成效显现:利息净收入持续负增长。在5年期LPR下行、重定价、存量按揭利率调整、信贷需求偏弱、贷款竞争以及同业资产、金融投资收益率下行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之下,净息差进一步下降,持续拖累利息净收入表现,但降幅已经逐季收窄。2024Q1,上市银行净息差1.59%,较2023年下降18BP。资产端受需求偏弱、均衡化投放导向影响,规模贡献降低,信贷结构实现优化。截至2024年3月末,上市银行贷款同比增长10.09%。国有大行增速放缓但贷款净增规模领跑,继续发挥头雁作用,股份行贷款增长疲软且增速持续垫底,城商行信贷投放保持高景气度。监管层面持续强调盘活存量金融资源,结构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加大,上市银行贷款结构实现优化。负债端存款增速放缓,成本优化成效显现。截至2024年3月末,上市银行存款同比增长7.65%,预计受到信贷增速放缓、存款派生减少影响。多数上市银行的利息支出增速放缓,显示存款挂牌利率调整成效释放。负债端成本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一是监管叫停手工补息,改善企业存款刚性局面,同时减少资金空转;二是部分中小银行进一步调降存款利率、优化期限结构,且中长期定期存款相对较高的银行将陆续面临重定价。

投资收益表现亮眼,零售不良风险上升,资本新规改善银行资本水平:市场利率下行,投资收益高增,2024Q1,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长44.15%,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了27BP。资产质量保持稳健。截至2024年3月末,42家上市银行的不良率为1.17%,较2023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为306.33%,较2023年末下降3.14个百分点。部分银行数据显示零售贷款不良率、关注率或逾期率上升,主要受到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的影响。资本新规正式落地,上市银行资本水平多有改善,一定程度上对冲开门红期间的资本消耗。

投资建议

上市银行业绩短期承压,资产端需求偏弱,扩表速度下降,小微、科创、绿色等重点领域保持高景气度,但负债端成本优化成效显现,息差下行拖累有望减弱。展望全年,信贷合理增长,结构优化将成为主要特征,监管治理资金空转短期影响银行扩表,中长期有利于银行经营转型。此外,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将给银行基本面带来支撑,有助优化信贷投放和改善资产质量。结合地产政策向好以及银行的基本面、估值和分红水平,我们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关注三条主线:(1)受益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且分红比例稳定的国有行,推荐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601939);(2)区位优势显著、业绩增长确定性强的江浙成渝中小行,推荐常熟银行(601128)、江苏银行(600919)和成都银行(601838);(3)房地产业务(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布局相对较多,受益政策优化的招商银行(600036)和平安银行(000001)。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导致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

【银河银行张一纬】行业深度丨利润增速转负,负债成本优化成效显现——2024年上市银行一季报业绩解读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银河银行张一纬】行业深度丨利润增速转负,负债成本优化成效显现——2024年上市银行一季报业绩解读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4年5月2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银行】行业深度-2024年上市银行一季报业绩解读:利润增速转负,负债成本优化成效显现》

分析师:张一纬

【银河银行张一纬】行业深度丨利润增速转负,负债成本优化成效显现——2024年上市银行一季报业绩解读

评级体系: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