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工厂里的温暖与微笑

2024-05-23 06:50:29 - 观澜新闻

助残工厂里的温暖与微笑

5月19日是全国助残日,社会各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残疾人这个群体。在安宁区万新路255号的一家化工厂,37名工人中有17名是残疾人,上班时间大家用手语交流,微笑与温暖在无声间传递着。

走进兰州振兴化工厂位于山脚下的厂房,记者看到59岁的听障人士王庆国正忙着将分装好的润滑油拧上瓶盖并贴上标签。在这里干了40年的他,明年就退休了。“8点上班,他永远都是7点半到,几十年来都是如此。”提起王庆国,厂长和新民和分管经理都很佩服。

47岁的曹婷婷也是一名聋人,戴着一副无边眼镜的她,以前在广告公司工作,会电脑,能写会算。2021年,曹婷婷通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来到振兴化工厂上班,干的也是分装润滑油的工作。“将润滑油灌满这个大桶,然后密封,再由男工人把油桶运走,活儿都比较轻松。”借助纸笔和现场演示,曹婷婷向记者介绍了她的工作日常。她家就在厂子附近,走路十几分钟。她在这里干了近3年,每月扣除五险后,到手工资3300元。厂里中午管一顿饭,节假日有福利,她觉得比广告公司更轻松。

这家名叫兰州振兴化工厂的企业始建于1968年,是一家润滑油分装生产企业。产品覆盖机械油、液压油、柴机油、齿轮油等十几大类七十多个品种,销路遍布全国多个省市。建厂初衷是解决附近几个街道居民的就业问题,后期逐渐发展成以残疾人就业为主的集体福利性企业,连续多年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2014年12月,该厂被兰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认定为兰州市残疾人就业扶贫示范基地。

“目前厂里有工人37名,其中残疾人17名,主要是听障人士。我们厂主要是做润滑油、防冻液的分装,工作强度不大,聋哑人完全能胜任。他们踏实勤快,很多人一干就是几十年。”振兴化工厂厂长和新民介绍,厂里这几年陆续有员工退休,他们会在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上招新人进来,一是给厂里补充新生力量,同时也能解决一部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赵艳霞是今年刚入职的新员工,也是化工厂通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招来的工人。“她以前在阿干镇一家铝材厂上班,因为要经常上夜班,去年年底辞职了,找了几个月没找到工作,最后通过招聘会来到了这里。”分管经理介绍,赵艳霞是天水人,一直和听障姐姐在兰州打工,家里有个上高三的女儿。因为要供孩子上学,赵艳霞工作很卖力。“眼里有活儿,做事麻利,我们这里的残疾人都有这个优点。”分管经理说。

这份工作不仅为他们带来了的尊严和价值,所获得的收入也让他们感到满足和充实。赵艳霞比划着告诉记者,因为身体残疾,失业后一直很难再找工作。现在在化工厂工作,不仅活儿轻松,工厂还为他们买了五险,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如果一直干下去,老了还能领到退休工资,这让她感到非常满足和安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谭安丽文/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