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还在为摘掉“山寨”标签努力

2024-05-22 15:07:20 -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覃思悦

界面新闻编辑|楼婍沁

中乔的IPO之路走得很艰难。

界面新闻在上交所官网发现,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和保荐人已于本月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文件。目前,上交所已根据有关规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中乔体育IPO审核状态已更新为“终止”。

和难以推进的IPO一样,中乔育近十年来也面临着公司发展停滞不前的窘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乔丹”商标侵权风波。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比起“中乔体育”这个名字,该公司更名前使用的“乔丹体育”会更让人熟悉。2000年,乔丹体育成立,成为又一家诞生于福建晋江的国产体育用品公司。自此,中国市场开始长期存在着两个“乔丹”:一个是美国“乔丹”(耐克旗下JORDAN品牌),另一个则是“中国乔丹”(乔丹体育)。

“乔丹”还在为摘掉“山寨”标签努力

虽然吃到了不少与美国传奇篮球巨星同名的红利,但乔丹体育也因此长期背负“山寨”形象。2012年-2016年,乔丹体育先是与美国NBA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多次在最高人民法院对簿公堂,几场诉讼均以后者败诉告终。之后,JORDAN品牌以公司的身份站上原告席,败诉方变成了乔丹体育。

2020年4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对于美国AIRJORDAN品牌状告乔丹体育体育公司商标侵权案做出裁决,乔丹体育败诉。根据判决,乔丹体育公司不得在服装鞋帽袜等商品上再使用“乔丹+图形”的商标。 2021年1月,乔丹体育更改了使用了二十多年的名字:原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

相较“乔丹体育”时期,中乔体育更名后面对的是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安踏集团凭借第二个百亿品牌FILA坐稳头把交椅,李宁靠着“国潮”飞升,专注跑鞋的特步亦跻身百亿元年营收俱乐部......而十年来一直忙着打官司的中乔体育似乎一直在原地踏步。

事实上,早在2010年9月,中乔体育的IPO就曾获得受理,当时业界普遍看好中乔会成为国产体育用品第一股。然而接踵而至的侵权官司,直接导致中乔的上市计划流产。

“乔丹”还在为摘掉“山寨”标签努力

更名之后,中乔体育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重组公司品牌矩阵,扭转公司的市场形象。中乔体育先后收购了时尚运动品牌百尚PASONZ和专业足球品牌茵宝(Umbro),效仿安踏走起了多品牌之路。

中乔的品牌升级的确也有些效果。2023年3月,中乔在上交所主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招股说明书,再次冲击上市。招股书显示,2021年,中乔体育实现营收59.31亿元人民币,同比2020年增长20.35%。在此基础上,中乔体育计划公开发行5000万股,公司拟投资项目总额为12.11亿元,拟投入募资10.64亿元,主要募投项目为生产研发中的鞋生产基地扩建、研发设计中心建设等。

然而,一年的时间过去,投资者等来的是中乔体育IPO计划折戟的消息。

“基于经营决策和战略规划调整考虑,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撤回IPO申请。”中乔体育在声明中表示。

中乔体育具体的战略规划如何,外界不得而知。但这次主动撤回IPO申请似乎在说明,比起高调的IPO,现阶段的中乔体育更想脚踏实地,先把基础的体育用品销售业务做好。只有摘掉品牌长期以来的“山寨”标签,中乔体育才能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公司上市才能真正创造价值。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