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婆婆:一位在生活洪流中敢于抗争的女性

2024-05-12 09:04:21 - 她理财

戳话题参与分享讨论

一个人的成长轨迹里,妈妈一定是如超人一样的存在,即使我们已经长大,组建家庭,只要妈妈在,她依旧是我们的保护神。

今天是母亲节,她姐祝愿天下所有妈妈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她理财社区有个热门话题叫#谈谈你身边的女性力量,话题下有近700位财蜜参与了讨论。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其中一位在生活洪流中抗争的女性的故事。

坦白说,我与婆婆的关系并不特别亲密,表面上我们相处和谐,没有显著的矛盾。作为儿媳,我观察到婆婆对我们的小家庭既无大的帮扶,也未造成拖累。我对婆婆并没有多喜欢,但也不至于反感。然而,从一个客观的视角来看,婆婆无疑是一位具有新时代智慧和勇气的女性,她的许多品质确实值得我们这些年轻女性学习。

一、争取教育机会

婆婆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农村,如今已年过六旬。在那个时代,对于女性而言,尤其是农村女孩,能够吃饱已是奢望,接受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梦想。

婆婆的家庭并不富裕,家中有七个孩子(五个男孩和两个女孩)。按照当时的常规思维,婆婆的父母(以下简称外公外婆)不太可能支持她接受教育。但婆婆自幼酷爱学习,到了适学年龄,尽管被指派农活,她仍会悄悄在学校外聆听老师授课。后来,她主动向父母表达了对学习的渴望,并承诺放学后继续完成家务。这份坚持最终为她赢得了求学的机会。在校期间,她成绩优异,但升入初中后,外公便不再支持她继续深造,认为她已长大,可以为家中分担体力劳动。然而,婆婆的老师们看到她的潜力,多次上门劝说外公外婆,希望她能继续学习。外公出于面子,最终同意让婆婆自己决定。婆婆毫不犹豫地表达了继续学习的强烈愿望,从而获得了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婆婆曾说,为了学习,她历经艰辛。由于家境贫困,无法支付学费,她便在假期上山采集草药以换取学费。高中时,学校距离家很远,她不得不步行十余公里上学。遇到雨天,河水上涨淹没道路,她不得不冒险涉水过河。一次洪水中,她险些丧命,半夜才得以回家,饥饿到昏厥。尽管如此,她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求。

最终,婆婆完成了高中教育。面临大学入学之际,外公因家中困难,确实需要劳动力,坚决不再支持她继续深造。作为山沟里少数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女性,婆婆选择回到当地小学任教(这为她赢得了工分,比务农收入要高),并在那里工作了三十多年。如今,她已是一名退休教师,是村里少数拥有退休金的老人。在她的七个兄弟姐妹中,婆婆是唯一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的人,而其他人则继续留在农村务农。

与婆婆有着相似农村背景的我的母亲,每当谈及教育,总是抱怨外公剥夺了她的学习机会,导致她一生辛劳。但事实上,如果母亲能像婆婆那样奋力争取,她完全有机会接受教育。外公和外婆是二婚,母亲是他们唯一的孩子,外公还是一位有固定收入的退伍军人。但由于外公缺乏文化(他不识字,没读过书,但曾是军人,性格颇为固执),与学校老师发生了一些矛盾,便轻率地让母亲辍学了。如果母亲小时候能像婆婆那样努力争取,作为外公唯一的掌上明珠,她不可能没有机会上学。

即便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拥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是否敢于为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命运走向。

二、争取自主婚姻

在婆婆那个年代,婚姻大多是由父母安排,媒妁之言,自由恋爱几乎是不存在的。然而,婆婆却与同为教师的公公相爱,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他们秘密前往洛阳的白马寺,私定终身。在那个保守的时代,这样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特别是公公家当时经济条件并不好,且公公是家中独子(在农村,多子多福的观念较为普遍,多子女的家庭更受欢迎),婆婆的父母强烈反对这门亲事。但婆婆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爱情,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公公。这导致了她与娘家人在婚后几年几乎没有往来,直到孩子出生后,与娘家的关系才开始逐渐缓和。

直到现在,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公公曾尝试经商但失败,导致家中负债累累),公公和婆婆的感情依旧深厚,他们相互依赖,相互照顾。婆婆一直认为夫妻关系比亲子关系更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婚后,婆婆并没有像大多数父母那样帮助我们照顾孩子,而是选择留在老家,照顾公公的日常生活。

或许,最美好的爱情就是彼此信任,相互扶持,共度一生。

三、争取子女教育

婆婆虽然出生在那个教育资源匮乏的年代,未能获得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但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对子女的教育问题非常重视。即使在家庭经济极为困难的时期,公公因债务问题导致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婆婆依然以她的智慧处理了这个问题(她和公公采取了假离婚的方式,进行了债务分离,保住了自己的工资收入,否则两人的收入都将用于还债),并坚持让孩子们继续接受教育。

尽管亲朋好友都劝婆婆让子女早日工作,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但婆婆始终不为所动,坚持让子女继续学习。依靠婆婆一个人的收入供养三个孩子上学远远不够,于是她便带领孩子们利用周末和假期上山采药,通过卖药赚钱来支持孩子们的学业。

特别是我的丈夫,据他自述,他本不爱学习,在学校里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每次学校批评落后学生,他总是榜上有名。以至于他最终考上大学,连村里的人和曾经的初中、高中老师都感到难以置信。丈夫说,如果不是婆婆的逼迫和督促,他不可能完成大学学业。起初,丈夫学习不认真,婆婆便为他转学,转到学习氛围更浓厚的高中。在竞争激烈的河南省,丈夫参加了三次高考才最终考上大学。丈夫曾对我说,无论父母如何,他都很感激他们曾经强迫他上学,这为他后来在城市打拼提供了机会。

目前,婆婆的三个子女都能够自食其力,无需公公婆婆操心。丈夫的姐姐虽然学历不高,读了中专(后来还自学完成了本科课程),现在是一名县城小学的老师。丈夫在完成本科学业后便开始工作。丈夫的弟弟在本科毕业后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现在工作也很顺利。虽然几个子女并不算大富大贵,但他们至少能够独立生活,不需要依赖父母。

这就是我的婆婆,一位敢于为自己争取权利的农村女性。在那个大多数农村女性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年代,她勇于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为自己和家人争取到了更好的生活。她的故事展现了既传统又叛逆的女性力量。她的生活态度和勇气,不值得我们现代女性学习吗?与那个时代的困难相比,我们新时代的女性身边充满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敢于抓住机会,敢于为自己的未来抗争。

来她理财App,参与更多话题讨论

还没安装她理财App的朋友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