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下的青春|“丑角”金锡华的京剧之路

2024-05-12 06:57:41 - 澎湃新闻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上海市委宣传部机关团委、市科技团工委、市卫生健康委团委联合发起第三期“党旗下的青春”初心寻访。

活动走访上海科技、卫生、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引领广大青年在跨越年代的对话中感悟初心使命,在老一辈的峥嵘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脚踏实地、善作善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奏响“青春心向党,一起向未来”的澎湃和声。

澎湃新闻将陆续推出第三期“党旗下的青春”初心寻访系列稿件,本篇聚焦亦庄亦谐的“丑角”演员金锡华。

金锡华,男,中共党员,1941年7月生于上海,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工文丑。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56年进入上海市戏曲学校京剧班,师从李盛佐、阎世喜。1961年毕业后进入上海京昆剧团,1972年随《龙江颂》剧组加盟上海京剧院。1979年拜“江南名丑”孙正阳为师,并长期随名丑艾世菊先生学戏,博采众长,才艺精进。

擅演剧目有《玉堂春》《凤还巢》《铁弓缘》《金玉奴》《锁麟囊》《群英会》《秋江》《柜中缘》《扈三娘与王英》《狸猫换太子》等。被《中国京剧史》列为“京剧丑行代表人物之一”。2021年获党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党旗下的青春|“丑角”金锡华的京剧之路

这位耄耋之年的老先生向我们走来时,虽然因关节退化拄着拐杖,但不难从他的神情与风采中捕捉到一位“唱念做打”兼备、亦庄亦谐、自然成趣的“丑角”形象。

从艺71年,金锡华在这条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吃了很多苦。“丑角”行当有一个特殊的基本功,就是矮子功,例如武大郎和矮脚虎王英这类经典的形象,在台上都需要蹲着走路。想要成为出色的丑角,夯实基本功是头等大事。表演风格上,金锡华师承“京朝派”,后又不断融入“海派”文丑的表演特点,清新自然,洒脱利落。

“我的老师曾经说过祖师爷给咱们留下这么好的玩意儿,要是到我这就折了,我对不起老祖宗。”谈及老师说过的话,金锡华感慨不已。他始终有着要把京剧艺术传承下去的责任感,将传承作为一种终生的使命。

直到今年,83岁的金锡华也还“闲不下来”,除了关节退化暂时无法上台演出,他仍然关心着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工作。

从“娃娃生”到丑角

因父亲是一名丑角演员,金锡华自幼得以耳濡目染。1952年,11岁的金锡华便在牛庄路的中国大戏院演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戏,自此,走上了学艺的道路。生行除了老生、武生、小生这三类主要角色以外,还有娃娃生,指的是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角色。

在此后的四五年间,金锡华所扮演的就是这“娃娃生”,回想儿时的京剧舞台,他笑着回忆到:“当时在上海的京剧舞台上,凡是有娃娃声的戏基本上都是我包了,有些票友的业余演出里头有娃娃生的角色,也是我包了!”

虽然,最早是受到家庭的影响一边学戏一边成长,但“学着学着”对于京剧的兴趣便愈发浓厚。1956年,进入上海市戏曲学校京剧班后,由于“念白清楚,口齿又好”,戏校将金锡华定为丑行,这一定行就定下其终身的事业。

正式入行后,金锡华认准了角色定位,日夜勤学苦练。“我们这行当有一个特殊的基本功,就是矮子功。”例如武大郎和矮脚虎王英这类经典的形象,在台上都需要蹲着走路。想要成为出色的丑角,夯实基本功是头等大事。

“那时候学校在华山路上,地方不大,住宿比较困难,需要租房子来回。一早就要起来去抢排练场,如果起晚了,排练场都给占了,练功就没地方了”。因此,金锡华在校时,还练就了日日早起抢排练场的本事,“那时候也没手表,不知道时间,看天有点蒙蒙亮就起来了”。有一回便闹了笑话,起床赶到时学校,学校还没开门,得知才半夜两三点多,只得悻悻而归。

练成“拿手戏”

1961年,金锡华从上海市戏曲学校毕业。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批戏曲表演专业的学生,进入了新成立的上海青年京昆剧团。自我要求一向严格的金锡华从学生成长为了第一批青年党员,后担任演出团的团长,还曾带队赴港演出。

“我们住的酒店跟剧场是连在一起的,我透过窗户底下一看,那广场的人绕着剧场排成一圈又一圈。”提及这次经历时,金锡华眼里仿佛闪着光,“我们连演了一个月,演了11场《白蛇传》,演了10场《杨门女将》,还演了五六场折子戏,场场爆满。”也正是这次演出经历,让20岁的金锡华对于自己所学的这门传统艺术自豪万分,埋下了终身传承京剧的种子。

成为专业的京剧演员后,他一刻也不敢松懈。1979年正式拜“江南名丑”孙正阳为师,后长期随名丑艾世菊先生学戏。艾世菊有一出非常钟爱的戏《打花鼓》,这是一出戏中戏,即在戏中表演凤阳花鼓戏,需要载歌载舞连唱带做七段舞蹈,鲜少有学生愿意坚持学完并持续练习。但金锡华做到了,擅长演文戏的他最终还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由于每天都有固定的上班时间,他抽出了上班前两个小时,早晨7点多准时赶到排练场向艾老师学习《打花鼓》,七段舞蹈像滚雪球一样一段一段学,而后加上整个戏的台词表演部分一起练习,“大冷天里排完这个戏,里头的棉毛衫都湿透了,每天都得另带一件棉毛衫去”。在不惑之年,金锡华对京剧的热爱只增不减,坚持练成了这么一出“拿手戏”,回味起当时的苦与累,倒觉得丝丝甘甜。

党旗下的青春|“丑角”金锡华的京剧之路

“打花鼓”的故事一直延续到了2010年,上海京剧院的院长张帆去退休的金锡华家里慰问这位老同志时,带去了一个好消息,院里的新项目“小丑跳梁”刚好在挖掘丑角相关的戏,弘扬丑角艺术。

金锡华脑海中一下就浮现了30年前苦练“打花鼓”的场景,为了这出濒临失传的好戏能重现舞台,七十古稀的他亲自上阵,甚至叫上了时年已有94岁的艾世菊老师。还是在排练场,不同的是,这次是在艾老师的见证下,由金锡华将这出《打花鼓》交到了青年一辈的学生手里。

传承是一种使命

虽然2001年办了退休手续,但金锡华是“退而不休”。此后二十年间,他走南闯北地去演出、教学生。与此同时,将他的拿手戏都翻了个遍,连唱带做一一录下来,共录了55部,像是全本《玉堂春》这类主打戏,交给各类支持京剧等传统艺术的国家级项目。

“一开始我师从京朝派,学习到了正统的京剧,后来拜师孙正阳老师,他是喜欢改革创新的。”金锡华在此基础上又融入了海派的艺术风格,展现出了“海派”文丑的清新自然和洒脱利落。

退休后的20年中,金锡华在艺术道路上仍步履不停。在戏校担任7年兼课老师期间,培养了十余名学生。“他们毕业后,有的在京剧院,有的在昆剧团,也有的到了淮剧团,天南海北,都是在团里作为重点演员被培养的。”提起自己的学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到各个地方演出、做京剧讲座、宣传京剧知识时,金锡华都会带上自己的学生一起,有意扶持优秀的青年演员,“当年我19岁的时候,还没从戏校毕业,我们的校长艺术大师俞振飞和言慧珠,就会提携我们年轻人,1959年到1962年的4年间,基本都是我主要来配演的。”

党旗下的青春|“丑角”金锡华的京剧之路

直到今年,83岁的金锡华也还“闲不下来”,除了关节退化暂时无法上台演出,他仍然关心着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他开办免费的君子兰京剧传习社,拥有一群忠实的票友,令人欣慰的是,其中还有许多对京剧感兴趣的年轻人来切磋取经。

从艺七十余年,金锡华在这条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吃了很多苦。“京剧是一门传统的艺术,也是独属于中华民族自身的艺术形式,国际上公认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中就有京剧……”访谈临近尾声,老先生提及京剧传承这项“任务”时仍滔滔不绝。

面对来访,金锡华也表达了对青年一代京剧人的期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勤学苦练、不断积累,耐得起寂寞、守得住清贫,传承好传统艺术,同时不断加强文化修养,更好地理解剧本、塑造角色,扛起传承大旗,使京剧艺术走向更好的未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