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化淤”湿地美 流域装上“智慧大脑”

2024-01-02 08:08: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活水化淤”湿地美 流域装上“智慧大脑”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黄榆通讯员张鹏

隆冬清晨,云南宣威市第二人民医院旁新建河滨公园,河水碧波荡漾,稻黄色的芦苇丛中,间或有几抹灰色的身影穿梭,点缀在蓝天碧水之间,更添了几分生机野趣。近年来,云南省宣威市实施河道清淤、净水入河,为北盘江流域装上“智慧大脑”等一系列举措,北盘江上游东河和西河已经基本实现消除劣质水体,流域内所有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以上,北盘江水质实现了“V”型反转。

“活水化淤”湿地美 流域装上“智慧大脑”

由于当时没有完善的雨污管网体系,当地的企业也需要经济发展,沿线居民需要生活,就将污水直排入河,致使东河水域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河道淤泥堆积,散发恶臭。针对东河存在的问题,中铁建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宣威项目董事长许永超和项目团队结合防洪防汛、景观设计、生态保护等需求,最终拟定了“河道清淤+净水入河”的两步走施工方案,即将生态景观建设与城市防洪防汛功能相结合,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净化利用,达到海绵城市目的。

目前施工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河道中堆积的淤泥量过大,“如果把东河比喻成人的血管,这些淤泥就是血管里的重度血栓。”项目公司建管部部长薛闯说,由于开挖量太大,只能另想办法,项目团队商议后,决定采用分区建造围堰隔断的方法,排水后将作业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格,进行靶向清淤。

“经处理后的尾水可以再通过管网引入配套的河滨公园。”薛闯提议道。河滨公园的人工湖中种植凤尾蕨和菖蒲等亲水性表面绿化植物,通过其根、茎等部位的“呼吸”作用,吸收分解尾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达到二次净化尾水的目的。“将尾水作为河道的生态补水排入人工湖,这样一来人工湖可以当成一个小型水库,达到了旱季蓄水灌溉绿植花卉的目的,简直一举两得。”项目公司总工张玉山说。

走进河滨公园,雨后的水塘草木葱茏,不时有鸟类掠过水面,随处可见前来打卡的居民。为了监测北盘江的水质情况,宣威市建立了“智慧大脑”——河道水质检测微型站。这颗“智慧大脑”坐落于宣威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综合办公楼,是由中铁建生态环境有限公司为北盘江流域治理量身打造的智慧管理平台。作为曲靖市第一家水务资源数据共享平台,它能够清晰地将整个北盘江流域的水文、生态、气象等情况呈现在电脑大屏上,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北盘江流域与水相关的各类信息,是曲靖市、宣威市北盘江实现智慧治水、智慧管水的重要平台。

“活水化淤”湿地美 流域装上“智慧大脑”

在不断努力下,北盘江流域智慧管理平台成功接入水文、气象等终端,数据也达到实时更新。有了日常数据的支撑,“智慧大脑”正式成型。它能够实时监测流域所有河段的水质情况,一旦某个区域水质出现异常,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方便工作人员准确地发现污染源头,实现“对症下药”,及时解决水污染问题。此外,“智慧大脑”还会定期对水质情况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精准评估治理情况,明确下一步的治理方向。在“智慧大脑”的加持下,北盘江变得“耳聪目明”,迈上了生态治理的快车道。

截至2023年9月,北盘江上游东河和西河已经基本实现消除劣质水体,流域内所有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以上,北盘江水质实现了“V”型反转。宣威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后,经抽检水质达标,4条小河便可从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上消除,最终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