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贷险再惹风波 人保财险一分公司被指“偷拍客户手机窃取信息” 究竟什么情况?

2024-03-20 20:06:00 - 媒体滚动

财联社3月20日讯(记者夏淑媛)与玖富合作信保业务“翻车”尚未迎来终章,人保财险再次因“助贷险”纠纷产生风波。

最新报道显示,一名消费者通过人保财险石家庄市分公司办理了一份河北银行的助贷后,他手机通讯录里的所有联系人、部分通话记录、微信好友及聊天记录等,全部被偷拍并存储于人保财险的百度网盘里。

业内人士表示,该起案件纠纷充分暴露出,在信贷市场上,产险公司经营融资性保证保险的现实困境,未来如何加强风控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发展值得行业深思。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则强调,应理性看待人保分公司的业务流程合规问题,警惕“助贷险”污名化。同时,为避免产生贷款纠纷,其建议消费者应正确认识个人信用贷款保证保险的内涵,全面了解合同权责,综合计算借款成本,做好个人信息保护。而作为持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要始终坚持合规为先,稳健经营,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助贷险的增信、融资及保障功能,助力金融机构敢贷愿贷,服务好社会民生。

人保财险一分公司被指“偷拍客户手机窃取信息”

近日,“人保一分公司被指偷拍客户手机窃取信息,警方已立案”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

据悉,姚先生通过人保财险石家庄市分公司办理了一份河北银行的助贷后,他手机通讯录里的所有联系人、部分通话记录、微信好友及聊天记录等,全部被偷拍并存储于人保财险的百度网盘里。

人保财险在掌握了他的这些信息后,在他的贷款未逾期时就进行催收。他手机里的朋友、亲戚、同事、甚至村支部干部都接到了催收电话,母亲也因此脑梗住院。

此外,姚先生获得的证据显示,人保财险拍摄存储的这类信息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而是2018-2023年在人保财险石家庄市分公司办理助贷业务的大批人员。

业内人士介绍,姚先生办理的是一笔个人信用贷款保证保险,业内把这类产品连同履约保证保险都称为“助贷险”,二者均属于信保业务里面的融资性保证保险。

“在定义上,信用保险是以各种信用行为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分为信用险和保证险。通俗而言,买保险为交易对手的信用做担保的,为信用险;买保险为自身信用做担保的,为保证险。”上述人士解释。

据悉,在人保财险过往的宣传材料中,公司称“助贷险”服务于无抵押贷款业务的贷款保证保险产品,即信保业务。只要投保成功,就可以向与人保财险合作的机构申请贷款,具体产品包括保优贷、业优贷、金优贷、车主贷、流水贷等。

人保财险“助贷险”一地鸡毛吞苦果

事实上,人保财险已经不止一次在“助贷险”身上栽跟头。

据悉,这家巨头的信保业务起步于2015年,发力于2018年。业内人士介绍,虽然人保并非最早涉足助贷险的机构,但作为后发者,经营早期不乏冒进。

“彼时,人保不仅为互金等平台提供助贷险服务,同时自己撸起袖子,高举‘急用钱、找人保’的大旗,线上线下同时既做增信,又做获客。”

得益于助贷险业务的狂飙突进,2017-2019年,人保财险的保证险收入分别为49.42亿元、115.75亿元、227.67亿元,持续翻倍增长,也是增长最快的险种。

但从盈利表现来看却是另外一番光景。2018年,人保的保证险业务实现1.21亿元的承保利润,但在2019年急转直下,大幅亏损28.84亿元,综合成本率飙升至121.7%。

2020年,融资性信保业务风险长尾性所致,人保财险信用保证保险承保亏损高达51.04亿元。也就在这一年,人保暂停助贷险业务的消息不胫而走,网贷圈、保险业一时哗然。

紧接着在2021年开年,人保财险被监管以“侵害消费者权益”之名通报,其与玖富数科科技集团因“助贷险”对簿公堂的纠纷也浮出水面。如此种种,都在警告着这家财险巨头:想靠债权盈利可以,但需要强化风控。

业内建议理性看待业务流程合规,警惕“助贷险”污名化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助贷险”一度给经营者带来持续的财务负担和舆论影响,但业内建议理性看待规范操作流程,警惕对“助贷险”污名化。

在“燕梳新学堂”创始人施辉看来,以信保为纽带的“银保合作”模式能够有效解决由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银行“不敢贷、不愿贷”问题。

此外,大型保险公司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服务了大量小微客户,积累了差异化的数据和精算经验,从而在客户洞察、风险识别、风控策略、定价体系、金融科技等方面逐渐形成独特优势,是银行风控体系的重要补充。

尤其对于客户少、数据薄、风控弱的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险企的风控和科技加成,对其完善自身能力体系和数据积累十分重要。

业内人士强调,“偷拍客户手机窃取信息”涉及到该公司业务是否合规,应该由金融监管机构对人保财险石家庄市分公司进行监管检查,既检查是否存在客户信息保护不力的金融消保问题,也判定相关业务是否存在流程不合规的问题,最终给出监管检查结果。不过,需要警惕的是对“助贷险”污名化。

广西大学保险研究所所长唐金成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既不能忽视融资性保证保险的担保特性,盲目抢占市场,也不能忽视对于单个被担保主体的风险管理。”

业内人士建议,为避免产生贷款纠纷,消费者应正确认识个人信用贷款保证保险的内涵,全面了解合同权责,综合计算借款成本,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同时,作为持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要始终坚持合规为先,稳健经营,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助贷险的增信、融资及保障功能,助力金融机构敢贷愿贷,服务好社会民生。

据财联社记者从人保财险处最新获悉,目前该公司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开展全面核查,我们将继续关注事件后续进展。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