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乌鲁木齐市人大代表 、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推动能源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024-01-20 10:11:00 - 新疆网

转自:新疆网原创

核心提示: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

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乌鲁木齐市人大代表 、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推动能源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电场。

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乌鲁木齐市人大代表 、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推动能源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工作人员正在组装风力发电机的叶轮。

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乌鲁木齐市人大代表 、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推动能源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新疆网讯(记者王艳红贾梦妍史传芝宋建华唐红梅王丽丽)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

过去一年,乌鲁木齐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谋划产业布局,乘“风”而起,向“光”而行,新能源产业实现快速发展,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动力。

在市两会上,“南风北光”、源网荷储、氢能、绿电等成为热词。围绕全力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助力2024年乌鲁木齐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产业链布局、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新成就。

新能源产业集聚激活“绿色”引擎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乌鲁木齐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乌鲁木齐东南部的达坂城,是新疆9大风区之一,年风能蕴藏250亿千瓦时。米东区北部的北沙窝,太阳能资源丰富,辐射强度高,适宜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正是立足“南风北光”的资源优势,风电、光伏产业实现集聚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托“南风北光”资源,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中石油北部沙漠200万千瓦光伏、达坂城金工新能源85万千瓦风电等项目建设,新增装机1217万千瓦,推动达坂城区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开工建设,培育绿氢制输储用一体的氢能产业示范区,建好绿电产业园,争取设立乌鲁木齐绿证交易中心。

市人大代表郝冀是米东区委常委。他说,米东区充分发挥北部沙漠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工建设了北部沙漠光伏基地项目,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绿发等7家企业已陆续入驻并开展建设工作,装机总容量940万千瓦,完成投资100.67亿元,光伏基地产业园已初具雏形。

“今年,米东区将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推动94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成并网。”郝冀说,米东区还将大力推动光伏产业延伸,积极发展储能、逆变器、光伏组件等配套产业链,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园建设,发挥绿电招商优势,大力推进产业绿电消纳。

“政府工作报告中列举的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的增多,我深有感触!”市政协委员王晓野说。

王晓野是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管理工程师。她说,去年以来,可以明显感受到,在乌鲁木齐,风电场建设和风电场改造如火如荼。

“达坂城区是目前新疆9大风区中开发建设条件最好的地区,在这里有25家风电企业,我们是其中之一。”王晓野说,去年以来,风电场改造成为能源领域的热点话题,她所在的公司为多家老旧风电场生产提供新机组,帮助风电场“焕新”。

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达坂城风电场升级改造项目首台机组顺利并网,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新疆公司达坂城风电二场、三场“以大代小”等容技改风电项目即将并网发电……

王晓野说,“以大代小”作为一种新型改造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降低成本。“以大代小”,以优汰劣,实现风电场提质增效,改造后,达坂城将源源不断输送出更多的“绿电”。

“随着机组‘以大代小’的进一步推进,乌鲁木齐市风电行业有望进入发展黄金期,风电运营效益将显著提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扶持,相信‘以大代小’将在风电场改造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为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王晓野说。

竞速新赛道崛起“风光”产业链

着力加强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式发展,竞速氢能发展新赛道,乌鲁木齐既抓开发应用,又抓装备制造,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积极培育新能源全产业链。

2023年,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从招商引资开始就瞄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引进了光热能源发电技术企业中正光能,有效解决氢蓝时代氢燃料电池示范应用。

2024年伊始,经开区(头屯河区)积极跟进新能源企业签约落地,全面带动固态锂电池、储能系统等产品实现本地化生产、商业化应用,逐步填补新能源产业链关键环节空白。

市人大代表丁志军是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区长)。他说,2024年,经开区(头屯河区)将全力布局新能源产业。推动隆盛达厂站一体化氢能示范项目建成投用,促进新疆大航程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八钢25万千瓦新能源光伏发电、中正光能硅谷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氢能相关项目签约,跟踪对接国电投国氢科技、爱德曼氢能装备等项目,力争形成储、运、加、用全过程氢能产业链条。在做实做细新材料产业方面,将推动磷酸锰铁锂电池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储能装备产业发展。

围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及增量配电试点项目,甘泉堡经开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氢能、储能等产业。

市政协委员苟彦忠是甘泉堡经开区招商服务局局长。他说,今年甘泉堡经开区将以新材料、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为纽带,以硅基、铝基产业为抓手,继续引进光伏组件、金刚线等产业链项目,实现延链补链强链升链。

市政协委员杨富是新疆上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他说:“目前,在调研基础上,新疆上水集团有限公司已经着手开展分布式光伏业务项目。作为乌鲁木齐建筑业商会会长,除了投资,加速建筑光伏推广、推动装配式建筑与光伏建筑一体化有机化结合发展,也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杨富说,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建筑和光伏业的“跨界联动”发展将很快到来。

锚定“双碳”目标 加速绿色转型

“双碳”目标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高质量发展需要更绿色、更高效的能源电力稳支撑。

乌鲁木齐锚定“双碳”目标,传统能源加快绿色转型,新兴绿色能源加速发展,储能发展走上探索之路。

2023年,甘泉堡经开区以城市北部沙漠光伏基地建设为依托,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结构转型。

市人大代表袁建华是甘泉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他说,今年,甘泉堡经开区将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速推进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项目扩能增效,加快引进和推动硅基光伏、储能装备、氢能产业示范区应用项目以及配套电力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动氢能产业示范区建设,发挥全疆首个增量配电网优势,协同发展储能制造,大比例提高绿电就地消纳水平,打造绿电产业园,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经开区(头屯河区)始终坚持强化绿色发展。落实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大力发展绿电、绿色低碳产业,提高绿电消纳量、加快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落地,逐步推进钢铁、制造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市人大代表丁志军是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区长)。他说,今年将依托王家沟谷地、白鸟湖生态资源,谋划EOD项目,构建集生态保护、特色种养、康养、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同时,加快新能源汽车、装配式建筑应用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建筑固废循环利用,全力打造“无废城区”,筑牢美丽城区绿色屏障。

市人大代表肖军是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他说,中泰集团积极服务融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立足新疆资源优势,聚焦化工、纺织、农业“三大主业”,建成七大产业基地,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我们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将从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发力,重点在产品内在品质提升上发力,积极围绕新能源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增加新能源在企业发展当中的占比。”肖军说,还将以煤炭为基础、油气为关键、新能源为方向,打通现代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纺织服装一体化完整产业链,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拓链、新兴产业建链。

从加快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到全面布局新能源产业链,从构建绿色多元的新能源供给体系,到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消费,乌鲁木齐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