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旧书好处多

2024-05-10 08:42:37 - 镇江日报

常温旧书好处多

□卢林洲

我有个习惯,喜欢在休闲时翻书架上的旧书读。每一次阅读,都会让我从书中得到一些不同的知识和不一样的感受及见解。

正如这些天,我在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一样,虽然它的封面破烂不全,书页泛黄,甚至有好几页弄没了,但我仍然爱不释手。因为它不仅是我半个月前从一个熟悉的旧书摊上花两元钱淘来的,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让我看见了第一遍时没看见的,思考了第一遍不曾有过印象的书中内容。

记得我在第一次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时,是1980年。在部队服役的幺叔得知我爱看书,专程从部队寄回来的,连同《十万个为什么》《欧阳海》一共3本。让我不分日夜地看了好长一段时间。因为没有很好地帮父母干农活,有时连吃饭也让父母反复催,还得夜晚熬油亮,闹得母亲多次骂我“你简直就是一个书呆子,看起书来跟你父母还好些。”可惜,不知是什么原因,这几本书至今没有了踪影。

说实话,那时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恶劣条件下,以坚强的毅力,花费三年时间创作的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可他从来没有向这一个接一个的困境低过头,反而以巨大的热情工作着、学习着,直到最后瘫痪在床,仍然拿起笔做武器,开始自己一片新生活的点点滴滴,无时不震撼着我那幼小的心灵,激励着我一直向前、向前……

孔子曾在《论语》中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这就要求我们在读书时,千万不要忽视温习的重要性,而遇到经典的作品,更应该多品味几次,读一遍不行,就读两遍三遍,乃至五遍十遍,会让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更加深刻,用各种各样的角度去看问题,每次读都会从中悟出不一样的道理,而且还会发现一些之前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温故知新。不然,民间怎么会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一说呢?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一本书在不同的时期读,会有不同的体会。只有我们静下心来,重复地去读了,温故而知新,才会真正地体会到书中的真正含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