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加大“买得起”推动力度,称通胀“已几乎达到最佳水平”

2025-11-18 22:15:52 - 环球市场播报

特朗普总统本周伊始便加大行动力度,试图缓解美国民众对物价上涨的不安情绪,并改善自身在该问题上的处理口碑。

11月17日(周一)晚间的活动场地选在快餐巨头麦当劳(MCD)的一场峰会上,预计未来几周内,此类活动至少还会举办多场。

在特许经营商与供应商听众面前,总统试图扭转近期他与所在政党在“可负担性”问题上遭遇的颓势。

“我们正关注‘可负担性’这一议题,”他在华盛顿市中心威斯汀酒店举办的活动中承诺,并表示持续的通胀“已几乎达到最佳水平(sweetspot)”。

谈及自己的政党时,他补充道:“‘可负担’应是我们的关键词,而非他们(指反对党)的。”

特朗普此次推动相关举措之际,生活成本问题已成为政治焦点。选民对物价上涨的不满推动民主党在近期选举中取得超出预期的胜利,多项民调显示,许多美国民众将此主要归咎于特朗普政府。

RealClearPolitics网站汇总的通胀问题支持率数据显示,特朗普在通胀处理上的支持率仅为35.6%,处于极低水平。

欧亚集团(EurasiaGroup)创始人伊恩・布雷默在近期给客户的报告中指出,民调支持率的下滑“正促使特朗普将‘可负担性’作为政策优先事项亲自推进”。

他还发出警告,称这一问题可能持续存在:“随着中期选举临近,且零售商为规避关税上涨而清空预置库存后将面临涨价压力,未来这些(通胀)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与拜凳的相似之处

特朗普显然已意识到自己在该问题上的政治软肋,正通过多方面举措进行反击。

这一系列行动的成效尚待观察,但其所用策略——从淡化选民担忧到选择性引用数据——之所以值得关注,部分原因在于它们与几年前拜凳政府应对物价压力的失败策略存在直接相似性。

两位总统都曾在通胀问题上陷入困境,有时甚至试图否认问题的现实,或声称这是前任政府留下的烂摊子。

此外,两人都试图将责任推给对方。特朗普常强调他口中的“拜凳通胀危机”——尽管他已执政10个月,且其推行的关税政策很可能是导致部分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特朗普还多次虚假宣称“物价正在下降”。

近期在福克斯新闻节目中被问及美国民众的焦虑情绪时,特朗普反驳称“我不知道他们(民众)有这样的说法”,并将多项显示其经济政策支持率落后两位数的民调斥为“虚假数据”。

11月17日(周一),特朗普传递了一种新的观点,称“轻微通胀并无不妥”。

“我们已实现了(通胀的)正常化,”他对在场听众表示。在声称“1%通胀是理想水平”后,特朗普称“我们已几乎将通胀控制在最佳水平”。

最新可得的通胀数据——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显示,年度通胀率仍顽固地维持在3%,远高于特朗普提出的1%目标,更不用说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

“我们有少数品类的价格仍偏高,比如咖啡,我们会解决这个问题,”特朗普承认。

许多选民生活“接近衰退状态”

对特朗普有利的一点是,当前整体通胀数据远低于拜凳执政时期的水平——拜凳任内通胀率峰值曾达9.1%。相比之下,特朗普政府时期最新的通胀数据(9月)为3%。

但部分商品价格的惊人涨幅——2025年牛肉价格上涨约15%,电费上涨超6%——已对民众感受产生了远超实际数据的影响。

安联集团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尔-埃里安近期在雅虎财经投资峰会上表示,随着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三年低点,低收入消费者的生活已“接近衰退状态”。

当然,三年前正是拜凳政府面临自身通胀危机、试图应对政治反噬的时期。

拜凳及其团队应对通胀的一大标志性做法,是试图用经济术语转移焦点——他们曾将通胀描述为“暂时性的(transitory)”。

显然,特朗普也频繁依赖选择性引用的经济术语,试图让选民相信物价并未像他们感受的那样糟糕。

特朗普的助手常称,关税仅会导致“一次性涨价”,而通胀则可能持续长期存在——但选民似乎并未区分这两者的差异。

此外,特朗普还反复将“2025年沃尔玛感恩节促销食品篮价格低于2024年”作为自己最常用的论据之一,尽管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内的事实核查机构,以及白宫帖子后附加的备注都指出,今年的食品篮与去年并非完全一致,最明显的差异是所含商品数量大幅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已采取单边行动,将咖啡、香蕉、牛肉等消费量大的商品排除在互惠关税清单之外。但他面临的困境在于:这一解决方案看似承认了其关税政策推高了物价,却可能仅对物价回落产生有限影响。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Economics)近期一份报告指出:“为缓解食品杂货成本压力,特朗普政府准备降低部分食品品类的关税。但我们估计,此举对整体通胀的降低作用充其量只是微乎其微(rounding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