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成门外】王青:人民币汇率为何“牛气”十足?
中新经纬11月27日电题:人民币汇率为何“牛气”十足?
作者王青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11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17个基点,报7.0779,创2024年10月14日以来最高。前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上调了30个基点。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年内涨幅约1000个基点。
市场方面,人民币也表现强势。25日,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均升破7.09,创下逾一年新高,26日延续升值势头。
哪些因素支撑人民币走强?
人民币对美元汇价近期持续走强,直接原因是12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大幅下行,带动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普遍出现一个升值过程。
不过,9月下旬以来,受日元较快贬值等影响,全球汇市波动加剧,美元指数出现震荡上行走势。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对美元走势稳健,呈现美元强、人民币也强的“双强”格局。这带动CFETS(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升至4月初以来的高点,也就是说近期人民币对绝大多数货币的汇率都在走强。
我们分析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近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持续向偏强方向调整。这或与年初以来国内经济走势偏强,美元大幅下跌,而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尽管有所升值,但未能与之充分匹配有关。这意味着当前汇市调控正在向推动CFETS等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适度上行方向发力。这有助于为我国外贸企业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二是今年我国出口超预期,7月以来国内资本市场走强,再加上近期中美经贸关系缓和。这些因素在带动结汇需求增加的同时,也提振了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
人民币走势偏强,会提振资本市场信心,也会吸引更多海外资金流入国内资本市场,并与汇市走强形成良性联动。
人民币汇率仍将以稳为主
综合各类影响因素,预计短期内人民币还会处于偏强运行状态,接下来要重点关注美元走势、人民币中间价调控力度,以及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其中,伴随美联储未来还可能继续降息,以及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冲击逐步显现,美元指数上行空间有限;不过,年初以来美元跌幅巨大,对包括美联储降息等在内的利空因素有所消化,后期会有较强的抗跌韧性。
国内方面,四季度外部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逐步显现,而10月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毕,当月进一步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及扩大有效投资,逆周期调节政策适时加力将确保四季度经济运行基本稳定。这方面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也意味着经济基本面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重要的内在支撑。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还会在偏强方向保持一定调控力度。
总体上看,接下来人民币汇率仍将以稳为主,大体会保持与美元反向波动、波幅相对较小的运行格局,年底前快速升值乃至进入7.0以上区间的可能性不大。
展望2026年,高关税政策可能推高美国通胀,限制移民政策则会给美国失业率带来一定支撑,美联储持续大幅降息进而带动美元再度出现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小,而美国高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和我国出口的冲击会进一步显现。由此,2026年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可能出现一定下行压力。
不过,明年国内稳增长政策空间充裕,叠加我国经济基础稳、潜力大,人才资源丰富,特别是民营经济灵活性高、抗压能力强等优势没有改变,2026年宏观经济将展现强大韧性,经济基本面会继续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关键支撑;再加上监管层稳汇市经验丰富,可随时开启政策工具箱,2026年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特别是CFETS等三大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显著下行的可能性也不大。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有升有贬、围绕合理均衡水平双向波动的运行状态。(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