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实力雄厚,欧洲饭碗被抢,世界变了

2025-11-27 08:04:18 -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熊超然】当地时间11月26日,欧洲央行(ECB)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莱恩(PhilipLane)在参与路透社一档经济主题播客节目时表示,长期作为欧洲商品主要消费方的中国,如今已建立起具备顶尖技术的竞争性产业,从买家转变为竞争者,进一步缩窄了欧洲出口的窗口。

“世界的比较优势格局已经改变,”莱恩说:“中国现在在许多领域都实力雄厚。”他补充称,撇开地缘政治因素不谈,一个基本的经济现实是,出口相对于国内销售的吸引力已经发生了变化,世界经济正在经历超越美国关税层面的深刻变革,欧洲需要开始在内部寻找增长动力,因为其传统收入来源正在枯竭。

总结他的这一发言时,路透社在报道标题位置借机炒作称,欧盟必须认清现实——中国正在抢夺饭碗(Chinaiseatingyourlunch,商业语境中意为蚕食市场份额),欧洲应该在内部市场寻求增长。

报道称,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欧洲经济增长乏力,几乎没有实现增长,而中国正在关键出口市场上挤压其空间,如今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又进一步加剧了欧洲海外销售的压力。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实力雄厚,欧洲饭碗被抢,世界变了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莱恩路透社

路透社提到,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会加剧欧洲的出口问题,但莱恩对此态度平和。他认为,人工智能热潮以及政府的高额支出支撑了美国的市场需求,从而限制了贸易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关税上涨转嫁给美国进口商以及美国消费者的能力仍然相当强,”莱恩说:“美国固然很重要,但它并不是欧洲经济的主要驱动力。”

莱恩认为,关税确实重塑了全球贸易流向,尤其是在亚洲地区,而欧洲如今即便在本土市场也面临更多来自中国的竞争。

“中国现在向东南亚出口更多,东南亚向美国出口更多,而中国也向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出口更多,”莱恩说:“这对世界经济格局来说是一次巨大的重塑。”

他表示,欧洲绝不应该主动放弃出口市场,因为贸易是双赢的,只要欧盟能够进一步消除内部壁垒,这个拥有3.5亿人口的内部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从美国得到的教训是真正拥有一个单一市场,”莱恩说道:“如果我们想要在以数字经济为基础的领域获得真正有效的投资回报,我们需要的是规模。”

“将欧盟拆分成27个成员国,要实现规模化发展就相当困难。”他提醒道。

路透社指出,在这当中,需要针对欧盟各国进行大量细致入微、耗时费力的改革。

不过,莱恩认为,许多欧盟内的“边缘国家”,特别是西班牙,已经开始了这一进程,并享受着更快增长带来的好处。

“欧洲应该考虑如何提振国内需求,这部分涉及财政政策,部分涉及改革。”莱恩表示:“这样才能提高在欧洲投资和创新的积极性,如果内部需求足够强劲,自主性就更容易实现。”

11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欧经济高度互补,利益深度交融,经贸合作是双方关系的“压舱石”。中欧建交50年来,年贸易额从24亿美元增至7800多亿美元,相互投资存量增长至2700多亿美元。目前25个欧盟成员国享受中方免签政策,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近12万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00多个城市。优势互补成就了互利共赢,给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愿继续同欧方加强经贸合作,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也希望欧方能够坚定恪守开放承诺,把握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