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项关键通胀指标上月上升,特朗普关税政策推高商品价格
美联储首选的通胀指标上月小幅上升,这表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广泛关税政策已开始推高多种商品价格。
美国商务部周四表示,6月物价同比上涨2.6%,高于5月2.4%的年度涨幅。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类别后,过去一年的物价上涨2.8%,与前一个月(已上修)持平。这些数据均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物价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美联储本周不愿下调关键利率,尽管特朗普一再要求其降息。周三,美联储将关键利率维持在4.3%不变,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表示,央行可能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判断进口关税是否只会导致物价一次性上涨,还是会引发更持久的通胀上升。
特朗普曾多次对鲍威尔进行人身攻击,周四又因美联储不愿降息而再次发难,称他“太愤怒、太愚蠢、太政治化,不配担任美联储主席”。
从月度来看,5月至6月物价微涨0.3%,核心物价也上涨0.3%。这两项数据均高于与2%目标相符的水平。
“6月核心物价高于目标的上涨、前几个月数据的上修以及核心商品通胀的大幅上升,都难以缓解美联储对关税驱动型通胀的担忧,”预测公司凯投宏观的助理经济学家哈里・钱伯斯表示,“如果这些压力如我们预期的那样持续下去,9月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政府统计的汽油价格从5月到6月上涨0.9%,食品杂货成本上涨0.3%。许多大量进口的耐用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仅上月家具价格就上涨1.3%,家电上涨1.9%,电脑上涨1.4%。
上月部分服务成本大幅下降,抵消了一些商品价格压力。5月至6月,机票价格下降0.7%,酒店客房成本单月暴跌3.6%。
周四的报告还显示,5月至6月消费者支出增长0.3%,这一温和涨幅表明美国人仍在谨慎消费。政府称,经通胀调整后,增幅仅为0.1%。
美国人的收入也仅小幅增长,上月上升0.3%,在5月下降0.4%后出现反弹。但经通胀和税收调整后,6月收入持平。
消费者全年都保持谨慎态度。周三,政府表示第二季度经济以3%的年率增长,这一表现稳健,但其中暗藏一些警示信号。例如,消费者支出增速乏力,仅为1.4%,而今年前三个月的增幅更小,仅为0.5%。4-6月进口额在第一季度激增后大幅下降,这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起到了很大提振作用。
本月早些时候,政府报告称,其更受关注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主要通胀指标)在6月也小幅上升,原因是家电、家具和玩具等大量进口商品的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