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美国家庭正为高关税买单 瑞银:通胀持续难降,实际收入增长被吞噬

2025-11-20 16:46:00 - 中国日报

转自: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11月20日电美国《财富》杂志网站日前刊文称,在瑞银集团对2026年至2028年美国经济的展望报告中,“衰退还是繁荣”成为核心问题。由瑞银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平格尔领导的团队指出,当前美国关税政策的实质无异于大规模增税。该团队认为,关税正严重拖累经济增长,持续助推通胀,侵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长。

分析团队在报告中直言:“关税就是大幅增税。”根据瑞银测算,现行关税政策意味着加权平均关税率已达13.6%,较年初的2.5%暴涨五倍。贸易政策最直接的冲击体现在物价的攀升。据估算,新贸易制度将使2026年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通胀率增加0.8个百分点,足以抵消全年抗通胀成果。即使住房或能源等其他压力缓解,物价涨幅仍将维持在3.5%左右。

【世界说】美国家庭正为高关税买单 瑞银:通胀持续难降,实际收入增长被吞噬

从长期来看,瑞银预计到2028年,关税对核心PCE的累计直接影响将达到1.4个百分点;若计入供应链重构和受关税保护的美国本土厂商涨价等连锁反应,影响幅度将升至近1.9个百分点。换言之,仅关税这一个因素或许就能解释当前通胀水平与美联储2%目标之间近三分之二的差距。

关税相关的成本转嫁已然成为了美国家庭的实际负担。过去六个月,美国平均时薪年化增速已放缓,薪资总收入年化增长率约为3.25%。而经济学家预测,未来两季度PCE通胀率将维持在3%到4%的区间。这就意味着实际收入增长将被完全吞噬。

报告进一步指出,美国多数家庭应对通胀的能力已大不如前,收入分布处于前20%以外的家庭面临流动性资产达到历史低位的困境。成本上升与劳动力市场放缓正在削弱消费者对未来前景的预期。

这种逆风尤其值得警惕,因为美国经济扩张本身就被认为是“动力狭隘”且“根基不稳”。瑞银指出:“美国经济已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陷入衰退”,包括住宅实际投资和非住宅建设在内的领域要么正经历衰退,要么直接萎缩。

【世界说】美国家庭正为高关税买单 瑞银:通胀持续难降,实际收入增长被吞噬

通胀压力积聚,特朗普政府仍将关税鼓吹为保护美国产业的盾牌,并声称其能够成为家庭收入的新来源。此外,特朗普还提出“关税返还”的构想,宣称关税政策将为“每个人带来至少2000美元的分红”,高收入人群除外。

表面上看,这确实挺吸引人,但分析师指出该分红方案经不起推敲。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约翰·里科向美联社表示:“现有收入远不足以支撑。”

经济学家还警告称,关税虽能创造收入,却是通过推高物价实现。进口商通常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使得政策功能更接近累退税而非分红。他们还发现,当前正形成恶性循环:旨在重振工业的关税政策正在维持通胀,反而削弱实际收入增长,制约本应受惠于该政策的消费群体。

正如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所提到的,特朗普政府将美国牛肉价格的上涨归咎于肉类加工企业和牧场主,但实际上,对来自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乌拉圭的牛肉及饲料、农机设备征收的关税,共同推高了价格。

【世界说】美国家庭正为高关税买单 瑞银:通胀持续难降,实际收入增长被吞噬

美国劳工统计局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各类生鲜牛肉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2%至18%。关税的叠加效应正值美国牛群存栏量接近75年低位,而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由于干旱导致牧草减少、饲料采购成本上升,牧场主难以扩大养殖规模。部分进口化肥面临两位数关税,直接推高了饲料作物种植成本。而对钢铁和铝材等基础材料征收的关税,也增加了农用设备购置和维修开支。这些额外成本侵蚀了农牧民本可用于再投资的资金。

(编译:高琳琳审核:陈丹妮韩鹤)

【责任编辑:高琳琳】